[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助听设备听力补偿增益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8345.X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5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章立;胡广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设备 听力 补偿 增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助听设备参数的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耳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损伤的确定助听设备听力补偿增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听力损失(即耳聋)患者可以通过佩戴助听设备进行声音放大处理以恢复或部分恢复声音感知。由于人耳的复杂性,对于不同频率处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在不同输入声音时要给予不同程度的放大补偿。为了准确有效的给出补偿增益,人们根据相关研究经验和成果把各种听力损失情况在各种输入声音条件下应该给予的合适补偿增益的公式称为助听验配公式。现有的助听验配公式主要是基于听阈计算补偿增益,但是听阈反映的听力损失信息并不充分,主要是因为听力损失是耳朵的外毛细胞损伤和内毛细胞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毛细胞损伤和内毛细胞损伤在听力损失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即:外毛细胞损伤会造成听阈上升、听觉频率分辨率减弱和听觉非线性增益下降,而内毛细胞损伤一般只会造成听阈上升,因此仅根据听阈计算补偿增益的结果不是很准确。
现有的听力补偿增益需要在助听设备中通过多通道压缩放大算法实现,现有的助听验配公式一般只给出50dB SPL(Sound Pressure Level),65dB SPL和85dB SPL声强下的长时间平均言语频谱的补偿增益,然后通过设置通道数目和通道交叉处频率,进而确定各通道的压缩阈值和压缩率,以便多通道放大算法实现上述三个输入声强条件下的补偿,并且按照上述规律自动计算其它输入声强时的补偿,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存在两个问题:1、不能快速准确地选择最优的通道数目和通道交叉处频率;2、其它不同于长时间平均言语频谱的声音输入时计算得到的补偿增益与理想的补偿增益可能会有偏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确定助听设备听力补偿增益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确定助听设备听力补偿增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被测试者的听觉进行测试,确定需要进行增益补偿处的频率CF;2)基于正常听觉和损伤听觉的响度感受模型,针对听觉损伤频率CF处的耳外毛细胞的损伤值HLohcdB(CF),计算耳外毛细胞损伤的补偿增益值IGohcdB(CF);3)针对听觉损伤频率CF处的耳内毛细胞损伤值HLihcdB(CF),计算耳内毛细胞损伤的补偿增益值IGihcdB(CF);4)当听力损伤频率CF低于1000Hz时,频率CF处的补偿增益要根据频率CF进行相对应的衰减,衰减值为INTdB(CF);当听力损伤频率CF大于等于1000Hz时,频率CF处衰减值为0;5)综合步骤2)~4),得到听力损失者在频率CF处的补偿增益IGdB(CF)为:
IGdB(CF)=IGohcdB(CF)+IGihcdB(CF)+INTdB(CF)。
步骤2)中的耳外毛细胞损伤的补偿增益值IGohcdB(CF)为:
IGohcdB(CF)=m[GdBN(CF)-GdBI(CF)]
式中,m是系数,m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