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工艺多样性的模块化涂布小车的接口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7847.0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亮;包能胜;顾佩华;韩瑶;赵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5C1/12 | 分类号: | B05C1/12;B05C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工艺 多样性 模块化 小车 接口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印刷涂布设备接口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涂布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出版印刷、造纸、感光胶片,计算机等行业,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新型的复合材料不断出现,使涂布技术已成为发展高值化纺织品的重要技术,可运用于运动休闲、安全防护、交通用、工业用、舒适保健等机能性及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及开发创新利于市场的纺织品。
我国涂布机生产起步较晚,涂布纸发展缓慢,及对外技术交流少,使涂布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处于平缓阶段。目前,涂布机生产行业面临着产品多、批量少、反应快等一系列巨大的挑战与激烈的竞争,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使涂布工艺的变化则尤为突出,每台涂布设备都是“非标准”典型产品。所以涂布设备生产商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优化现有机器、提高机器的功能灵活性,且要对市场的要求做出高度灵活的反应,提高产品的可适应性。
对比国外企业设计印刷涂布设备时所采取的先进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我国在此行业当前这类产品的设计无论从基础理论,还是应用技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缺乏先进的设计理念、缺乏先进的设计方法、缺乏实现设计的手段。
涂布小车,即整个涂布头设计成小车形式,独立于涂布单元之外。当涂布工艺确定之后,只需将小车推入涂布单元,找准位置,正确安装后即可生产。但目前国外研制的涂布小车重量大,难于搬运,而且定位难,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重复性,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还未见产品投入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可适应设计的理念,针对涂布设备的涂布单元设计出具有专用标准接口的涂布小车来提高设备的可适应程度,小车式涂布系统,即整个涂布单元设计成小车形式。可适应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对不同产品多样性的分析,可适应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提高产品的适应能力主动满足用户需求的扩展与变化。
涂布小车可适应接口的特征与设计方案
涂布小车与涂布设备主机通过可适应接口进行连接,接口采用基准平面与定位导轨使涂布小车与主机可靠精确对接,小车与涂布单元壁板紧密连接的定位靠一面两销来实现,避免由于高速运行下产生振动影响涂布头的工作精度。
接口功能分析与设计要求:涂布小车设计的好坏,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小车的接口设计。接口即涂布小车与立柱之间以何种方式相连接、定位,以保证小车作为一个模块化单元能够拥有整体结构相同或更好的功能,其设计有以下要求:
1、定位准确
涂布小车模块安装在特殊的导向装置上,可以平行的推进或移出,要保证安装简单,定位可靠。涂布小车应保证三个方向上的定位准确,即要保证X轴、Y轴、Z轴方向的准确定位,以保证涂布小车在工作时能保证正确的位置。
2、易于更换
为使涂布小车模块容易装卸,因此要求涂布小车重量要小。生产期间模块要与涂布装置联接为一体装置。要使得小车与立柱的接口简单,安装方便,以便在涂布工艺发生改变时小车的更换简单、方便快捷,这样才能有效的体现涂布小车作为一个模块在换辊效率上的优势。
3、出口角度可调
由于工艺的不同,涂布结束后出口膜角度有可能不同,因此要保证膜的出口角度可以调节,提高产品多样性。
此外,要保证接口有较少的接触面或基准面,多采用通用或标准零部件,以减少加工成本与效率,提高接口的通用性,方面提高产品的多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未经汕头大学;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