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平开门窗、悬窗的连杆启闭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7327.X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权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权熠 |
主分类号: | E05F15/12 | 分类号: | E05F15/1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6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平开门 连杆 启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启闭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平开门窗、悬窗的连杆启闭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动、自动或智能控制平开门窗/悬窗的连杆启闭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自动或智能控制平开门窗、悬窗的启闭,扇的运动比较简单,但启闭装置要实现这个动作却比较复杂。门窗扇的运动是单纯旋转运动,但启闭装置为实现门窗扇的单纯旋转运动需要完成复合旋转运动。
目前可见的启闭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类:1、市场上常见的是采用单向弯曲链条驱动,利用单向弯曲链条的单向弯曲特性实现复合旋转动作,该方案优点是很明显:推力较大,运动平稳,但缺陷也很明显:结构复杂、启闭速度慢、噪声大、功耗高。2、如专利号为03115180.9和97212819.0公布的转轴式开窗装置,通过贯穿于铰链中的转轴或转轴安装弧形齿条,由动力驱动转轴实现扇的启闭,在事实上比较难以实现——难以达到启闭所需的力矩。3、如专利号为200420105334.7和200520046699.1等所公布的一种传动丝杆+撑杆的启闭装置,由于窗扇在关闭状态时接近死点,这类启闭装置在窗扇初始开启及关闭末期需要很大的力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平开门窗、悬窗的连杆启闭机构,它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达到启闭迅速平稳、噪声低、推力大、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功耗低且无运动死点限制。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撑杆由四根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组成,其中两根主动连杆安装有运动副,便于接受动力以驱动连杆。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当安装有运动副的两根主动连杆受动力驱动时,将带动另两根被动连杆同步动作,并进而启闭与撑杆相连接的窗扇。
所述的组成撑杆的四根连杆可以等长,也可以不等长。
进一步的,因门窗扇开启或其它需要(如增加机构的稳定性),可在上述四根连杆或其延伸段上铰接其它连杆,或形成复合铰接形式。
所述的连杆及其的延伸段的形状可以是直的、圆弧的、弯曲的或其它任意形状。
所述的运动副可以安装在连杆的铰接点内,也可以安装在连杆铰接点之外的延伸段。
所述的运动副的传动方式可以是齿轮传动、蜗杆蜗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曲柄(滑块)摇杆或其它传动方式。
所述的两运动副的动力来源可为同一个,也可以各自分开。
所述的两运动副与相应的两主动连杆可以为组合体,也可以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连杆铰接点间可以安装蓄能装置以降低初始启闭力,缓冲启闭时的冲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巧妙地将传动机构的平移或旋转运动转换为启闭平开门窗/悬窗的平移+旋转运动,不仅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启闭力大,而且电机功耗低且无运动死点限制,噪声低、推力大,启闭速度快且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采用齿轮副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蜗杆蜗轮副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平开窗完全关闭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平开窗半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平开窗全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第一被动连杆3、第二被动连杆4、第一运动副5和第二运动副6,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和第一被动连杆3、第二被动连杆4首尾相互铰接在一起组成撑杆,第一运动副5和第二运动副6分别安装在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铰接点外的延伸段上,连接件7位于第一被动连杆3、第二被动连杆4的铰接点,并与窗扇可靠连接。
所述的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第一被动连杆3、第二被动连杆4可以等长,也可以不等长。
所述的第一运动副5和第二运动副6可以安装在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的铰接点内,也可以安装在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的铰接点之外的延伸段,且第一运动副5和第二运动副6的动力来源可为同一个,也可以各自分开。
所述的第一运动副5和第二运动副6与相应的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可以为组合体,也可以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第一主动连杆1、第二主动连杆2、第一被动连杆3、第二被动连杆4还可以直接铰接其它连杆或延伸铰接其它连杆形成复合铰接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权熠,未经刘权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