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场景漫游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多级联动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6769.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天阳;夏佳佳;范菁;苏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场景 漫游 虚拟 森林 仿真 信息 多级 联动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场景漫游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多级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森林生长模型计算各树木的生物量大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各树木生物量大小从场景数据库中查找与树木生物量相对应的树木可视化模型,在计算机屏幕上绘制虚拟森林场景;
(2)通过自动方式识别虚拟森林仿真场景实时交互漫游过程中的仿真事件,并确定仿真事件的事件标识和事件类型;
(3)实时获取仿真事件发生时的仿真场景参数,并从所述的仿真场景参数中提取出当前视点与虚拟森林仿真场景中各树木生长位置之间的距离,形成视点与树木的视距对照表;所述的树木生长位置是树木在虚拟森林场景中生长地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所述的仿真场景参数包括用户视点位置、各树木的生长位置、各树木的生物量和各树木的三维模型信息;
(4)根据仿真事件引起的场景视角或视点的变化,重新计算用户新视点的位置,并计算新视点与虚拟森林仿真场景中各树木生长位置之间的距离,形成新视点与树木的视距对照表;所述的新视点是指进行仿真事件操作后虚拟森林仿真的视角或视点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的不同于当前视点的用户视点;
(5)根据视点与树木的视距对照表、新视点与树木的视距对照表中各树木的视距大小,并通过对不同粒度场景的视距区间的比对,确定进行粒度转换时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的联动方式;所述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的联动方式包括:大粒度转换到小粒度和小粒度转换到大粒度;
(6)根据选定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联动方式确定虚拟森林场景中修正树木生物量的联动策略,并利用所述的联动策略对原树木生物量进行修正得到新虚拟森林仿真场景中的新树木生物量;所述的树木生物量替换策略可以是:中或细粒度场景到粗粒度场景、粗或细粒度场景到中粒度场景、中或粗粒度场景到细粒度场景三种方式中任一种;
(7)利用修正后的新树木生物量,从场景数据库中查找与新树木生物量相对应的树木可视化模型,在计算机屏幕上重新绘制虚拟森林场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场景漫游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多级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森林生长模型至少是细粒度、中粒度、粗粒度的森林生长模型中的一种,所述的树木生物量是指树木在设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用单位时间积累的平均质量来表示,所述的树木可视化模型是三维树木模型、树木图片或其它表示树木的符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场景漫游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多级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仿真事件是用户通过鼠标、键盘和操作手柄中至少一种设备进行的虚拟森林场景漫游操作,所述的仿真事件标识是标记仿真事件唯一编码,用于识别仿真事件对象,所述的事件类型是平移、旋转、放大、缩小操作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场景漫游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多级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转换方式包括以下六种:粗粒度全林分场景到中粒度林分场景、粗粒度全林分场景到细粒度单木场景、中粒度林分场景到细粒度单木场景、细粒度单木场景到中粒度林分场景、细粒度单木场景到粗粒度全林分场景和中粒度林分场景到粗粒度全林分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7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