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127.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彬;杨鸽;袁栖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00 | 分类号: | C10L5/00;C10L9/10;C10L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拔 环境 引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高海拔贫氧环境下使用的引燃煤。
背景技术
固体燃料作为一种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的热源,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现有的固体燃料通常以甲醇或乙醇作为主要燃烧原料,如专利CN 100537727C公开了一种按重量计由工业酒精 90.73%、硬脂酸 4.76%、NaOH 0.62%、石蜡 1.30%和蒸馏水2.59%组成的固体醇燃料,该燃料能在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燃烧,但燃料中高含量的工业酒精使得该燃料存在易挥发、不易保存的缺陷。专利CN 101285014B公开了一种低压低温暗火燃烧火种燃料,它以木炭粉、硝酸钾、高氯酸钾、粘合剂、硝酸铵、燃烧气味调节剂为原料,能在海拔8800m的-45℃环境下暗火燃烧,是一种非常好的热源,由于该燃料是一种暗火燃烧的火种,在高海拔贫氧条件下存在无法快速引然其他燃烧材料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易挥发、不易保存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易保存的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该引燃煤按重量份数计由65份的木炭粉、5~7份的硝化纤维素、5.3~9份的硝化甘油、1.8~2.1份的甘油三醋酸酯、0.2~1.0份的二甲基二苯脲、6~10.5份的高氯酸铵和4.8~6份的铝粉组成。
本发明引燃煤中的木炭粉和铝粉为燃烧剂,高氯酸铵为氧化剂,硝化纤维素和硝化甘油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硝化甘油也起到溶解硝化纤维素的作用和增塑剂的作用,甘油三醋酸酯作为硝化纤维素的助溶剂,加入适量的二甲基二苯脲用于减缓硝化纤维素和硝化甘油的热分解,有助于产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通过硝化纤维素和硝化甘油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起燃木炭粉从而进一步的明火引燃其他燃料,如煤、木材等。
上述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为:
(1)将配比量的木炭粉、铝粉、高氯酸铵均匀混合;
(2)先将配比量的硝化纤维素与硝化甘油混合成I,配比量的二甲基二苯脲与甘油三醋酸酯混合成II,再将混合物I和II进行混合;
(3)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与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压制成型,即得到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
为了适应野外条件下施工作业的要求,使本发明的引燃煤更便于运输携带,可在引燃煤中加入适量的黏合剂,因此,本发明提供另一种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该引燃煤按重量份数计由65份的木炭粉、5~7份的硝化纤维素、5.3~9份的硝化甘油、1.8~2.1份的甘油三醋酸酯、0.2~1.0份的二甲基二苯脲、6~10.5份的高氯酸铵、4.8~6份的铝粉和0.2~2份的黏合剂组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引燃煤在高原地区缺氧条件下仍能起燃,易引燃,且燃烧速度稳定性好、易于控制,能快速引燃其他燃烧材料;与甲醇/乙醇类固体燃料相比,本发明引燃煤储存方便,不易挥发,燃烧时安全性高,利用原料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对环境氧气供给性依赖性小,可快速为高海拔贫氧环境条件下施工作业、部队野战宿营、探险及其他作业起燃明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将65g的木炭粉、4.8g的铝粉和10.5g的高氯酸铵混合;
(2)将7g的硝化纤维素和9g的硝化甘油均匀混合成I,将2.1g的甘油三醋酸酯和1.0g的二甲基二苯脲均匀混合成II,再将混合物I和II进行混合;
(3)将上述两步骤所得的混合物再进行混合,压制成型,即得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
实施例2
(1)将65g的木炭粉、6g的铝粉和6g的高氯酸铵混合;
(2)将5g的硝化纤维素和5.3g的硝化甘油均匀混合成I,将1.8g的甘油三醋酸酯和0.2g的二甲基二苯脲均匀混合成II,再将混合物I和II进行混合;
(3)将上述两步骤所得的混合物再进行混合,压制成型,即得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
实施例3
(1)将65g的木炭粉、5g的铝粉和8g的高氯酸铵混合;
(2)将6g的硝化纤维素和7g的硝化甘油均匀混合成I,将2g的甘油三醋酸酯和0.6g的二甲基二苯脲均匀混合成II,再将混合物I和II进行混合;
(3)将上述两步骤所得的混合物以及1g的淀粉粘合剂进行混合,压制成型,即得高海拔贫氧环境引燃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混合藻类构建人工藻结皮的方法
- 下一篇:香菇反季节地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