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银离子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052.6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喜;赵婧;陈桂芳;刘丽丽;邱焕焕;闫雅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银离子 生物 电化学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检测银离子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银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过渡金属,广泛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化妆品、珠宝、货币,用作催化剂以及导体等。银离子对于某些细菌、病毒、藻类有着一定的毒害作用,其原理是银离子可以抑制含有游离巯基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其生物学功能。作为人体组成的微量元素,少量的银离子对人无害,但是随着银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银离子废液的排放对于水源以及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银离子富集于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WHO规定银离子对人体的安全值为0.05 ppm以下,饮用水中的安全值为0.05 mg/L,由此可见,对于银离子的准确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现今检测银离子的技术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溶出伏安法,前两者对于仪器设备以及操作者具有很高的要求,后者在检测时常常需要汞离子的参与从而产生新的污染,因此,发明一种简单、安全的银离子检测方法显得非常迫切。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以电极作为信号转换器,以电位或电流加以测量的生物传感器,主要由生物分子识别和信息转换部件两部分组合构成。电化学体系借助电极实现电能的输入或输出,从而获得电极表面修饰物质的电信号,常用的为三电极体系。三电极体系包括工作电极、辅助电极(也称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其中的对电极是铂电极,参比电极是饱和甘汞电极,工作电极为金电极,电流流经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工作电极所测得的电位是相对于参比电极而言。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类分析检测方法,具有设备低廉、灵敏度高、简便快捷等优点。其中,计时电量法因其灵敏度很高,常被用作定量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检测银离子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机理:金属参与的DNA碱基配对由于能够改变DNA的构象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银离子倾向与胞嘧啶错配的DNA结合,形成胞嘧啶-银离子-胞嘧啶结构,从而大大地增加错配DNA的稳定性。本发明设计一段3’末端含有巯基的模板DNA链,上面包含两段相似并与引物DNA不完全互补的重复序列以及一个核酸内切酶BasBI的酶切位点,该模板DNA链可以通过3’末端的巯基固定到金电极上;另外设计一条游离的引物DNA链,与模板DNA链仅有一个胞嘧啶错配不完全互补。当体系中含有银离子时,两条DNA链会形成胞嘧啶-银离子-胞嘧啶核酸金属复合物,此时模板DNA链与引物DNA链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被Bst核酸聚合酶所识别,从而开始复制,即以模板DNA链为模板,利用体系中的dNTP,将引物DNA链从5’端向3’端不断延伸加长。当引物DNA延伸完全后,Bst核酸聚合酶从双链上脱落,暴露出来的酶切位点被核酸内切酶BsaBI所识别,切割双链DNA的两条链,结果,双链DNA被切为两个部分,形成两个新的引物DNA。新的引物DNA在银离子的作用下,与模板DNA结合,重新开始新一轮反应,直至将模板DNA切割完毕。整个反应过程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分子六氨合钌[Ru(NH3)6]3+来表征,[Ru(NH3)6]3+由于静电作用会吸附在DNA的磷酸骨架上,因此,[Ru(NH3)6]3+电化学信号的高低即可定量反应固定于金电极表面的DNA的多少,从而反应银离子浓度的高低。具体来说,最初,模板DNA固定在金电极表面,此时模板DNA是完整的,大量的[Ru(NH3)6]3+吸附在模板DNA上,从而产生很高的电化学信号;当有银离子存在,体系中发生了上述延伸和切割的循环反应,模板DNA被切割缩短,[Ru(NH3)6]3+所产生的电化学信号也相应变小,通过电化学信号改变的多少,我们可以计算出银离子的多少。
根据上述机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骨伤的中药熏洗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咽炎藏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