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急救用创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589.0 | 申请日: | 200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尚昭;吉川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苏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范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用创可贴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CN 200510067713.0、发明名称为“急救用创可贴”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粘贴在伤口或虫叮处等患部皮肤面上进行患部治疗和消毒等的急救用创可贴,特别是涉及可以抑制因暴露于紫外线下而引起的伤口等的治愈的延迟和伤口部分的皮肤色素沉着等并且可以抑制紫外线对药液或软膏的影响的急救用创可贴。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作为急救用创可贴,公知的是在长方形胶片的上表面中央部位粘贴用纱布等制成的垫,垫的上面覆盖着能左右分离的剥离纸,构成在使用时将剥离纸剥离后将垫贴在伤口等患部处皮肤面上的结构。另外,作为更有效地对伤口等患部进行消毒、治疗的急救用创可贴,可以设计成例如象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种急救用创可贴,这种创可贴的结构为,将封入药液的胶囊体置于粘贴在胶片上的垫上,使用时通过向下方按压该胶囊体的上部使其变形,由向下方突设在该胶囊体上部内面上的前端尖锐突起破坏形成胶囊体底面的铝箔制薄膜后,使胶囊体内的药液流出到垫上并浸渍其中。
还可以设计成,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种急救用创可贴,即将软药膏以层状形式附着在粘贴于长方形胶片上表面中央部位的垫上面,用合成树脂制的保护膜覆盖附有层状软药膏的垫并将该保护膜可剥离地贴在胶片的粘合剂层上,同时将剥离纸贴在保护膜以外的胶片粘合剂层上。
因此,在上述任何一种急救用创可贴中,在将其粘贴在伤口和虫叮等患部的皮肤面上时,如果在患部皮肤的恢复过程中曝露于紫外线下,会产生因紫外线透过垫而延迟正常的皮肤再生和导致色素沉着以及伤痕残留等问题。
为此而开发了一种通过在热可塑性树脂中掺入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钛或铝等无机材料填充剂和分散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颜料等添加剂形成的热可塑性树脂组合物制成单轴延伸膜,把该单轴延伸膜作为支持片,通过在该支持片上设置粘合剂层形成胶片,并在该胶片上贴上垫然后用剥离纸覆盖的急救用创可贴(参考例如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登记实用新型第18935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104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5-111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虽然在由构成上述胶片的热可塑性树脂制成的支持片中掺入了紫外线遮断剂,但是,因为是通过掺入无机材料填充剂,分散剂和紫外线遮断剂颜料等添加剂的热可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支持片整体,所以不仅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因胶片整体的通气性不充分而使得粘贴在粘合剂层上的皮肤有产生斑疹的危险,此外,因为在伤口等患部的垫部分以外不需要的部分也同样掺入了紫外线遮断剂,因而存在不经济的问题。另外,在从收装袋或收装箱中取出急救用创可贴并携带所需数量的情况下,存在因创可贴会曝露在太阳光线(紫外线)下从而对药效产生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在伤口或虫叮等患部的垫部分上产生全面均匀的紫外线遮断机能,以及成本低和适合于大量生产并且即使在该急救用创可贴曝露于太阳光线(紫外线)下也能尽量抑制药效下降影响的急救用创可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有关的急救用创可贴的结构为,在剥离了粘贴在胶片粘合剂层上的剥离纸后,把贴在该粘合剂层上表面中央部位上的垫构件贴在伤口和虫叮等患部的皮肤面上,将胶片粘贴在皮肤面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垫构件由贴在患部皮肤面上的垫和配设在该垫上的紫外线遮断膜构成。
另外,所谓紫外线遮断膜是内部含有氧化钛、氧化锌、硅酸镁、氧化镁等使紫外线散射、反射的微粒子的膜或将混合有这种微粒子的合成树脂涂料涂敷在表面上的膜或者是内部含有水杨酸2-乙基等水杨酸系紫外线吸收剂的膜或将混合有这种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树脂涂料涂敷在表面上的膜。
在这样构成的急救用创可贴中,与权利要求2有关的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垫构件的优选结构为,将紫外线遮断膜配设在垫的下面,使两者形成重合状或将紫外线遮断膜夹在2个层叠的垫之间。
另外,与权利要求3有关的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垫构件的另一优选结构为,垫构件由垫和重合设在该垫的下面的缓冲材料以及配设在垫与缓冲材料之间的紫外线遮断膜或配设在缓冲材料下面的紫外线遮断膜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苏制药株式会社,未经阿苏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