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秸秆汽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473.7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典松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C10J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秸秆 汽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原料汽化技术,主要指农作物秸杆汽化利用技术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杆,之前,这些秸杆主要用于农村村民烧火做饭。随着液化气在农村的使用,堆放于田间的秸杆则大部分被焚烧掉,焚烧秸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而且,还严重污染了环境。现在,全世界包括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日渐严重,均在研究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等。在我国对农作物秸杆的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内报道已研究开发出多种形式的秸杆汽化利用装置,其原料都是利用秸杆在隔绝、半隔绝空气情况下,不完全燃烧干馏产生一氧化碳、甲烷、氢等可燃性气体的原理,再将其净化引出利用。但现已开发出的秸杆汽化装置等基本不成功,只是仅能产出气而已,但不实用,根本得不到推广。存在的主要缺陷,一是,焦油多,无法有效排放、过滤和利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还极易阻塞管道;二是,油气不能很好的分离,火中油烟含量高,燃烧焦油气味严重,空气污染严重,对人体造成很大健康危害。上述通病几乎成了不可克服、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秸秆汽化炉,在于彻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另辟新径,另开思路,让其在燃烧过程不产生焦油、不产生异味,秸杆能量被充分燃烧利用,能量转化率高。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多功能秸秆汽化炉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炉体1、炉盖2、炉膛干馏室3、具有落渣口的炉底11以及鼓风机10。所述炉体外裹受热水包4,由内水包4′与外水包4″联通构成。内、外水包之间构成燃烧过火腔7,后接烟囱16。炉底11呈倒锥盆状,夹层结构,夹层内为供风腔12,上层倒锥盆炉底分布有通风孔13。炉膛干馏室底部一侧设有助燃燃烧器8,助燃燃烧器套筒结构,外套筒之下开口与炉底供风腔12联通,内筒壁分布有助燃风孔24,筒内为燃烧腔25,燃烧腔前开口联通炉膛干馏室3,后开口联通燃烧过火腔7。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助燃燃烧器8为方套筒结构,由内筒、外套筒、前堵头板19及后堵头板20构成,内筒与外套筒之间构成助燃风腔34,内筒横断面呈矩形,由顶板21和底板22及二侧板23构成,顶板、底板分布有助燃风孔24;外筒横断面呈下开口的“”字形,由上顶板17及二侧立板18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方式基础上的改进,是将设有助燃燃烧器8的炉前部水包4外凸,俯视形成一个外凸部28,内、外水包间之燃烧过火腔7构成矩形燃烧腔29,矩形燃烧腔内具有与内、外水包相联通的受热盘管30,矩形燃烧腔29顶部开设有锅灶口31。
本发明的原理和有益点在于,秸杆原料在炉膛干馏室内,炉底点火后,炉内温度不断升高,秸杆原料在封闭、高温、缺氧情况下发生干馏,产生可燃性气体,气压不断升高,当鼓风机鼓风,空气进入炉底夹层供风腔12,其中一路风经上层炉底通风孔13进入炉膛底部,使炉内底部产生无火焰的明火燃烧,为炉内提供高温环境,充分产气。炉内气压不断升高,迫使可燃性气体经由助燃燃烧器8外排燃烧;另一路风则通过助燃燃烧器8外套筒下开口、内筒壁助燃风孔24进入助燃燃烧器8之燃烧腔25,为外排经过的可燃性气体助燃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并喷入燃烧过火腔7。火焰在燃烧过火腔内继续充分燃烧,因燃烧过火腔路径长,使可燃性气体燃烧亦烬,将热能全部交换给水,废气经烟囱排出。上述过程,炉膛底部属半汽化燃烧区,其上炉膛(助燃燃烧器以上)为干馏汽化产气区,半汽化区为之上汽化区提供高温、缺氧的汽化环境,使汽化区秸秆汽化充分。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经助燃燃烧器至燃烧过火腔7,一致处于高温、助燃、燃烧过程,所以,没有所谓油气净化分离、经管道外引、造成降温、焦油析出的过程。本发明根本无焦油可析出的条件,只充分燃烧,直接产生热能交换,绝不产生焦油和异味污染,热能转化率高且充分。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主视图
附图2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俯视图
附图3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之助燃燃烧器主视图
附图4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之助燃燃烧器左视图
附图5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之助燃燃烧器A-A剖视图
附图6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主视图
附图7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俯视图
附图8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之助燃燃烧器主视图
附图9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之助燃燃烧器左视图
附图10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之助燃燃烧器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典松,未经刘典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