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气溶胶灭火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829.5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石秀芝;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盛达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A62C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气 溶胶 灭火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技术灭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气溶胶灭火剂。
背景技术
在现有消防自动灭火系统领域中,热气溶胶灭火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热气溶胶自动灭火技术是在特定的容器中放置一种合成的含氧固体燃料物质,即热气溶胶灭火剂,灭火时该物质经点燃燃烧后外喷,在密闭空间内产生高度分散的溶胶状粉体,均匀分布在空间内,达到快速高效抑制火灾的目的。该灭火技术在灭火时由于喷口温度高,出现许多由热反应引起的连带问题,例如:(1).燃烧时火焰外喷,产生二次引发火灾的危险;(2).设备表面温度过高;(3).产生有毒气体;(4).在较高温的情况下,气溶胶粒子上浮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气溶胶灭火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气溶胶灭火剂,由如下几种原料制备得到:固体聚磷酸铵50-80份,滑石粉3-10份、二氧化硅8-22份、硬脂酸镁5-15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选用气流粉碎,粉碎平均粒度达到小于5微米,制得冷气溶胶灭火剂。
更优选地,上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固体聚磷酸铵60-80份,滑石粉3-8份、二氧化硅12-22份、硬脂酸镁5-12份。
更优选地,上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固体聚磷酸铵63份,滑石粉7份、二氧化硅14份、硬脂酸镁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冷气溶胶灭火剂在消防灭火中的应用。
本发明冷气溶胶灭火剂在消防灭火中的应用,使用方法为:将上述冷气溶胶灭火剂放置在灭火剂储罐中,当气体接到启动指令后释放进入灭火剂储罐,冷气溶胶灭火剂被气体分散并与气体混合至释放压力后通过喷头喷射而形成溶胶态的能够在空气中漂浮的气固混合物,对火源进行灭火。
优选地,所述的气体为惰性气体或氮气或二氧化碳。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冷气溶胶灭火剂,其使用性与热气溶胶灭火剂相比,不附带二次危害,保证了应用的安全性;同时对大气环境无不良影响,既不会破坏臭氧层,也不会产生温室效应,具有无腐蚀、无污染,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特点;其灭火效率与普通干粉灭火剂相比,灭火效率高、速度快、且灭火浓度低易清除;其初始成本和使用周期成本与七氟丙烷及混合气体灭火剂相比,价格低廉。可见,冷气溶胶灭火技术其各种性能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将会成为消防自动灭火技术的最新研究方向,本发明制得的冷气溶胶灭火剂的试验灭火浓度50-70克/立方米密闭空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冷气溶胶灭火剂,由如下几种原料制备得到:固体聚磷酸铵63份,滑石粉7份、二氧化硅14份、硬脂酸镁12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选用气流粉碎,粉碎平均粒度达到小于5微米,制得冷气溶胶灭火剂。
应用的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储罐、驱动气瓶、电控系统、烟雾感应器,所述的灭火剂储罐与驱动气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灭火剂储罐与驱动气瓶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电控阀、第一压力控制阀,所述的电控阀设置在靠近驱动气瓶的一侧,所述的第一压力控制阀设置在靠近灭火剂储罐的一侧,所述的连接管路伸进灭火剂储罐的长度为灭火剂储罐高度的1/3,在灭火剂储罐的下方设有气动喷头,在所述的灭火剂储罐与气动喷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压力控制阀,所述的烟雾感应器与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的电控系统与电控阀电连接。
在消防灭火应用时,将冷气溶胶灭火剂放置在灭火剂储罐中,氮气放置在驱动气瓶中,发生火灾时,烟雾感应器向电控系统发送信号,电控系统启动电控阀,氮气通过管路进入灭火剂储罐中,灭火剂储罐中的冷气溶胶灭火剂被气体分散并与气体混合至释放压力后通过气动喷头喷射而形成溶胶态的能够在空气中漂浮的气固混合物,对火源进行灭火。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盛达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盛达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