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2906.5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宝柱;曾翠云;李艺茹;张金龙;董荣芳;王婷婷;熊天庆;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8 | 分类号: | B01J27/08;B01J35/02;C02F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片状 碘化银 光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由片状溴碘化银和其表面原位形成的银纳米粒子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粒子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的2~20%。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双注沉淀法制备片状溴碘化银微晶。在高分子保护剂存在下,将硝酸银溶液和溴化钾溶液同时注入反应锅中,控制反应温度,反应过程的PBr值、碘化钾加入位置(用已加入银量占总银量的百分比表示)和加入量(以碘在产物溴碘化银中的摩尔百分含量表示)以及物理成熟时间,即可制得片状溴碘化银微晶。
(2)用温热水对溴碘化银微晶洗涤3~8次,除去高分子保护剂、过量的溴化钾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钾。
(3)将片状溴碘化银微晶分散于水溶液中,加入甲醇或乙醇作为空穴捕获剂,用紫外光对溴碘化银微晶进行光还原处理,使其表面原位形成银纳米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高分子保护剂可选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优选为明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反应过程的PBr值为1.0~2.0,优选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碘化钾的加入位置为20~60%,优选40%;碘的加入量为1~5%,优选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50~80℃,优选6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和溴化钾溶液注入结束后,物理成熟时间为0.2~1小时,优选为0.5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需使用温热水洗涤溴碘化银微晶,水温一般为30~70℃,优选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片状溴碘化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采用高压汞灯、黑光灯及其它可产生紫外线的光源,优选高压汞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9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