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2612.2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辉;刘育成;黄锦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2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龙哺;冯志云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音 系统 处理 方法 及其 | ||
1.一种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方法,适于通过对已知内部结构配置参数的一第一收音单元进行分析,以模拟一第二收音单元于一收音系统的特性,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依据该第一收音单元结构配置参数,建立对应该第一收音单元的一第一等效电路模型;
测量并获取该第一收音单元的一第一灵敏度曲线及该第二收音单元的一第二灵敏度曲线;
将该第二灵敏度曲线等化为该第一灵敏度曲线,并获取该第一灵敏度曲线及该第二灵敏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值;
对该第一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模拟,并获取该第一收音单元于该收音系统的一第三灵敏度曲线;
对模拟取得的该第三灵敏度曲线依据该第一灵敏度曲线及该第二灵敏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值进行对应补偿;以及
获取该第二收音单元于该收音系统的一第四灵敏度曲线,并通过分析该第四灵敏度曲线,获取该第二收音单元于该收音系统的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该第一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模拟,并产生一第一模拟灵敏度曲线;以及
判断该第一模拟灵敏度曲线与该第一灵敏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值是否小于一预设第一灵敏度差异阀值,并于该第一模拟灵敏度曲线与该第一灵敏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值大于该预设第一灵敏度差异阀值时,对应地调整该第一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于将该第二灵敏度曲线等化为该第一灵敏度曲线时,建立一灵敏度差异补偿查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灵敏度曲线获取步骤还包括:
利用该第一等效电路模型及一导音管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一第一收音系统等效电路模型;以及
对该第一收音系统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演算及模拟,获取该第三灵敏度曲线;
其中,该导音管等效电路模型是依据一导音管的体积、结构及材料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而建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据该第四灵敏度曲线,调整该导音管的体积、结构及材料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以使该第四灵敏度曲线与一预设灵敏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值小于一预设灵敏度差异阀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收音单元及该第二收音单元为电容式麦克风、压电式麦克风、动圈式麦克风及微机电麦克风的其中之一。
7.一种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系统,用于对一第一收音单元及一第二收音单元通过一测量模块输入的一第一灵敏度曲线及一第二灵敏度曲线进行演算分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单元,用以依据该第一收音单元已知的内部结构配置关系及材料参数建立一第一等效电路模型,并产出一第一模拟灵敏度曲线;
一等化演算单元,用以判断该第一模拟灵敏度曲线的准确性及将该第二灵敏度曲线等化为该第一灵敏度曲线,并产出对应的灵敏度差异数据;
一储存单元,耦接该等化演算单元,用以储存该第一灵敏度曲线及该第二灵敏度曲线之间的灵敏度差异数据;
一收音系统模拟单元,用以依据该第一等效电路模型及对应一导音管的一导音管等效电路模型,模拟产生对应该第一收音单元于一收音系统的一第三灵敏度曲线;以及
一补偿处理单元,耦接该储存单元及该收音系统模拟单元,用以依据该第一灵敏度曲线及该第二灵敏度曲线之间的灵敏度差异数据对模拟取得的该第三灵敏度曲线进行补偿,并产生该第二收音单元对应该收音系统的一第四灵敏度曲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等效电路模型包括多个串联及并联的电容、电阻与电感等电子元件以及多个变压器,其中所述多个变压器用以做声学、机械及电学之间的能量转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等化前处理系统是通过MATLAB软件所实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收音系统的等化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收音单元及该第二收音单元为电容式麦克风、压电式麦克风、动圈式麦克风及微机电麦克风的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6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随车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3D揉捏敲击按摩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