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桌面服务参数的协商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2435.8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8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军;朱单;刘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桌面 服务 参数 协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桌面服务参数的协商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向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发送服务请求,其中,该服务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包括: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协议类型标识和/或编解码格式标识;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接收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其中,该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包括: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所请求服务的信息。通过本发明,提高了虚拟桌面服务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桌面服务参数的协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虚拟桌面这种以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的桌面为中心的虚拟技术。用户在终端设备上通过桌面虚拟化传输协议与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虚拟桌面进行远程桌面访问,达到类似访问本地桌面的效果。根据已公开的虚拟桌面技术,虚拟桌面系统一般包括物理服务器和瘦客户机,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若干虚拟机,以及一个虚拟机管理器,瘦客户机通过向虚拟机管理器发送终端能力信息,从而由虚拟机管理器为用户分配合适的虚拟机。瘦客户机通过桌面虚拟化传输协议与所述虚拟机进行交互。
桌面虚拟化协议是实现虚拟桌面的关键之一,它的基本功能是将服务端显示内容输出重定向到客户端展现,将客户端键鼠重定向到服务端作为键鼠输入。目前,提供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的4家厂商(Vmware、citrix、redhat、Microsoft),分别发展出了4个不同的协议:SPICE(redhat),ICA(citrix),PCoIP(Vmware),RDP(Microsoft)。不同的协议需要不同的带宽、终端瘦客户机软硬件支持和远端服务器软硬件支持,分别带给用户不同的用户体验。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桌面访问时,需要采用其中的一种协议支持用户终端与远端服务器间的远程交互。
目前情况下,上述四种主流的虚拟桌面传输协议都有应用,随着虚拟桌面应用的规模扩大,为减少设备投入成本,特别是硬件成本,支持多种传输协议的虚拟桌面用户终端和虚拟桌面系统将逐渐增多。传统的实现方式都是设置虚拟桌面用户终端使用的传输协议后,用户终端设备按照设定的虚拟桌面传输协议接入到远端虚拟桌面服务器,使用虚拟桌面服务。用户终端设备和远端虚拟桌面服务器无法获取对端支持的服务参数(例如,传输协议类型和服务内容的编解码格式等),从而使得虚拟桌面用户每次更换应用环境时,设置虚拟桌面传输协议以及其他业务信息可能与请求的服务支持的不匹配,从而导致无法建立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与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的连接。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虚拟桌面系统在选择服务参数时,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与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未进行虚拟桌面服务参数协商,而导致无法建立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与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的连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桌面服务参数的协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桌面服务参数的协商方法,包括: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向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发送服务请求,其中,所述服务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协议类型标识和/或编解码格式标识;所述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接收所述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所请求的服务支持的传输协议类型标识和/或编解码格式标识。
优选地,所述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接收所述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请求;所述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请求所请求的服务,获取所述服务支持的传输协议类型标识和/或编解码格式标识;所述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向所述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响应消息。
优选地,在所述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接收所述响应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虚拟桌面客户端设备获取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与所述虚拟桌面服务端设备建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