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虫啉液剂的配制方法及对天牛幼虫的防治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1329.8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0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纪昌艳;胡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纪昌艳;胡晓萍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7/40;A01N25/02;A01N25/04;A01P7/04;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虫啉 液剂 配制 方法 天牛 幼虫 防治 | ||
一、技术领域
本专利所属学科领域为农业科学,所属技术领域为农业,细分领域为植保。
二、背景技术
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对树造成危害。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杨、柏、柳、榆、柑橘、苹果、桃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
天牛幼虫在被害树木的木质中越冬,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蛀食,多数幼虫在树中凿成长4厘米左右,宽2-3厘米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圆形羽化孔,在气温升达15度以上时开始化蛹,5月间化蛹完成,其蛹期在各地长短不一,一般是20-30天,接着羽化成成虫。成虫羽化后啃食幼嫩枝梢的树皮补充营养,约半个月后交尾产卵。雌雄成虫一生可交尾多次。一般在晴天交尾,经3-4天后约于6月上旬,雌虫在树干下部的主、侧枝上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
天牛成虫活动活跃时间是在黎明时分,中午则停息枝头,夜间或阴雨天时多静止不动,晴天时喜欢将卵产在离地面10厘米的树主干上。
天牛对植物的为害以幼虫期为最烈,成虫虽然由于产卵及取食枝叶,有时也能引起或多或少的损害,但一般并不严重。树木内部受了幼虫的蛀蚀钻坑,常常阻碍了它们的正常生长,减低产量,削弱树势,缩短寿命;在受害严重时,更能导致树株的迅速枯萎与死亡。被蛀蚀的树木常易引起其它害虫及病菌的侵入,并易受大风的吹折。木材受蛀害后,必然会降低质量,甚至失去它们的工艺价值和商品意义。
防治天牛危害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喷雾法,在天牛羽化高峰期喷洒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天牛的羽化期很不整齐,不能再同一时间段内羽化,因此喷雾法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他方法诸如诱杀法、捕杀成虫、杀卵、钩杀幼虫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杀灭天牛只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杀灭的效果。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方法是打孔注药法,次方法防治时机在天牛的幼虫期,其具体方法是将药剂装在一个带尖嘴的注药瓶中,然后用6mm钻头的林木钻孔器在被天牛幼虫危害的树干上钻一个7-9mm深的孔,然后将注药瓶插在孔中即可,由于注药瓶的尾部有孔,保证了外部的气压高于孔内的气压,使得药剂不断的进入到树干孔内,而所采用的药剂为强内吸性药剂,内被树体吸收,并向上传导到各个树枝和树叶,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杀灭树干内的天牛幼虫,也同时可以杀灭取食树叶的食叶性害虫。
吡虫啉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发的氯代烟碱类杀虫剂,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德国拜耳公司开发,其研发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吡虫啉是氯代烟碱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吡虫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本发明专利是以吡虫啉作为主要杀虫成分,将吡虫啉配制成可溶性液剂,以树干打孔注药的方式防治天牛幼虫,由于吡虫啉的强内吸性,能在树体内自由传导,天牛幼虫在取食了含有吡虫啉的树体组织,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即中毒身亡。
三、发明内容
本专利发明是将吡虫啉作为杀虫主要成分,将啶虫脒配制成20%含量的微乳剂,由于吡虫啉具有极强的内吸作用,能被树体完全吸收,而且吡虫啉能在树体内自由传导天牛幼虫在取食了含有吡虫啉的树体组织,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即中毒身亡。
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打孔注药,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对天牛幼虫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施药量是按照树干基部的直径来计算的,比如一棵树的树干基部直径为50cm,那么使用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的用药量为25-40ml,折算后为0.5-0.8ml/cm树干直径。
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的配方组成为:吡虫啉20%(折百)、盐酸7-10%、硝酸12-15%、硫酸7-9%、水补足至100%。其配制方法如下:先称量好各种原料,将吡虫啉与盐酸、硝酸、硫酸混合,并充分搅拌,使原药彻底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搅拌后即得到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天牛幼虫的配方及配制方法的研发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1、初步的林间生物测定,筛选对天牛幼虫有较好的原药;
2、根据林间试验的初步结果,在实验室内调试20%吡虫啉SL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纪昌艳;胡晓萍,未经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纪昌艳;胡晓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尿病及血糖偏高患者专用煎饼面粉
- 下一篇:小型模块化操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