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570.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顾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27/26 | 分类号: | D04B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针床经编机 电磁 摆动 导纱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上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相对于圆型针织机,双针床经编机的优势在于:易于变换产品规格尺寸,并可同时编织多件不同规格的产品,机速快,生产效率高。采用双针床经编机编织圆筒形织物或超宽幅面料时,前后针床分别利用1-2把地梳栉编织平幅织物,同时在织物的边缘处另行配置导纱针编织边缝,将前后织物联接成圆筒形产品或超宽幅平幅面料。然而,现有的经编机上的梳栉一旦按工艺完成配置,则所有导纱针工作线的前后位置顺序始终无法改变。因此,在编织圆筒形产品和超宽幅平幅面料时,编织织物边缘接缝的导纱针无法同时满足前、后针床编织工艺所需的前后梳栉对位顺序,造成接缝经纱的前后覆盖或夹持工艺错位,接缝处的组织结构设计受到很大的限制。综上,在大部分情况下,二梳及二梳以上的圆筒形产品或超宽幅面料的接缝无法与面料组织结构完全一致,严重影响到产品的外观,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整体强力特性。
按现有的双针床经编技术,除圆筒形单梳地组织外,大部分二梳及二梳以上的圆筒形衬纬类地组织和成圈类地组织均难以编织出与地组织完全一致的接缝,因此,此类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研究和探讨双针床产品接缝技术,是发展纺织复合材料、产业与医用纺织品和全成形服装产品市场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上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以解决在双针床经编机上编织二梳及二梳以上圆筒形产品和超宽幅平幅面料的接缝的技术问题,满足二梳及二梳以上组织结构在编织接缝时所需的前后梳栉的纱线覆盖或夹持工艺要求,消除织物前后连接处出现的皱褶,提高双针床织物的接缝强力,增强产品的美观度和舒适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针床经编机上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座,摆片,L形导纱针和电磁式控制机件,支承座固定于双针床经编机的梳栉板上,支承座腔内设有电磁式控制机件,摆片的顶端连接电磁式控制机件,上部可转动地连接支承座,底端连接L形导纱针。
优选地,所述的支承座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盖板,电磁式控制机件设于底座腔内。
优选地,所述的支承座的外侧设有限位片滑槽,限位片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的限位片滑槽中,限位片的下端设于摆片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支承座腔内下端开有底座销孔,摆片上部设有摆片销孔,摆片销钉中部设于摆片销孔中,两端设于底座销孔中。
优选地,所述的摆片包括上摆片和下摆片,上摆片的下端设有摆片滑槽,下摆片的上端固定于摆片滑槽内,下摆片的下端固定连接L形导纱针。
优选地,所述的L形导纱针的水平延伸段具有弯折的头端,所述的头端的弯折部分设有导纱孔。
优选地,所述的摆片的顶端固定连接圆杆,所述的圆杆的上部为压簧座,下部为摆片颈部,压簧座上设有压簧,压簧的上端嵌入支承座腔内的压簧孔内。
优选地,所述的电磁式控制机件包括永久磁铁、线圈、滑块、连杆、拨叉、拉簧和压簧,永久磁铁的外侧套有线圈,滑块与永久磁铁相吸并设于滑块滑槽中,滑块通过滑块销钉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拨叉销钉连接拨叉的一端,拨叉设有拨叉轴孔,拨叉轴孔内设有立轴,立轴固定在支承座内,拨叉的另一端设有拨叉叉口,拨叉叉口内设有圆杆,圆杆连接在摆片的顶端,拨叉销钉连接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支承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能按二梳及二梳以上经编编织工艺要求,以交替的方式在双针床经编机的前后针床上垫入成圈经纱或衬纬经纱,满足二根或二根以上的接缝经纱前后覆盖或前后夹持的工艺要求,克服了现有双针床经编加工的技术瓶颈。
2.能使编织成的圆筒形产品具有与织物组织结构完全一致的接缝,从而大大提高了此类经编全成形服装的美观度和舒适性。
3.能消除圆筒形或超宽幅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接缝皱褶,大大提高其接缝强力,使此类纺织复合材料具有光滑、高强的优异性能。
4.可设计开发出目前各类经编机无法编织的圆筒形花色产品,大大提高经编花色产品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左侧接缝的电磁型摆动导纱针装置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C电子灭弧器
- 下一篇:一种干式插拔型GIS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