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故障检测方法、电池故障检测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838.5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检测电动车电池是否出现了故障的电池故障检测方法、电池故障检测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同时其安全性能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更具体地,现有的电动车频频出现自燃事故。
经研究发现,导致电动车自燃的主要原因是连接电池用导线的绝缘层老化后出现的短路、打火等,而高温是加速绝缘层老化的最大元凶。当导线连接正常时,电池、导线通电时的发热量对绝缘层老化的影响非常有限。但是当导线松动时,情况则完全不同。表1以通用的64V、20Ah的电动车电池为例,示出了不同条件下导线的发热情况: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放电阶段还是在充电阶段,导线接触不良都使得导线阻抗激增,这使得导线成为主要的发热源,并导致温度升高、导线绝缘层老化加速、甚至点燃车体内的易燃物质。由此可见,及时发现松动的导线对避免自燃很重要。
然而,由于电池置于车体内或电池包中,不易打开,这使得用户难以检查电池导线的连接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故障检测方法、电池故障检测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以能够及时检测电动车电池出现的导线松动等故障,避免自燃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故障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由n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包是否出现了故障,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该电池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池包充电或放电时,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正负两端压降Vp以及各所述电池单元的正负两端压降Vmi,其中,i表示所述电池单元的编号且1≤i≤n;
计算所述电池包的正负两端压降Vp与所有n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正负两端压降Vmi的加和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作为线压降V1;
判断所述线压降V1是否超过了预定阈值;以及
若所述线压降V1超过了所述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电池包出现了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池故障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由n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包是否出现了故障,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该电池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池包既不充电也不放电时,检测各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端和相邻的电池单元的负极端之间的电压Vsmi-,其中,i表示所述电池单元的编号且1≤i≤n;
在所述电池包以电流I进行充电或放电时,检测各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端和相邻的电池单元的负极端之间的电压Vmi-;
计算所述电压Vsmi-和Vmi-之差的绝对值,并将该绝对值与所述电流I相除后的结果作为线阻Ri;
根据所述线阻Ri来判断相应的第i个电池单元是否出现了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池故障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由n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包是否出现了故障,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该电池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池包既不充电也不放电时,检测各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端和相邻的电池单元的正极端之间的电压Vsmi+,其中,i表示所述电池单元的编号且1≤i≤n;
在所述电池包以电流I进行充电或放电时,检测各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端和相邻的电池单元的正极端之间的电压Vmi+;
计算所述电压Vsmi+和Vmi+之差的绝对值,并将该绝对值与所述电流I相除后的结果作为线阻Ri;
根据所述线阻Ri来判断相应的第i个电池单元是否出现了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n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包是否出现了故障,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电池故障检测装置包括: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包充电或放电时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正负两端压降Vp以及各所述电池单元的正负两端压降Vmi,其中,i表示所述电池单元的编号且1≤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