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协议栈接入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828.1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议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协议栈接入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P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IPv4网络地址的日渐紧缺,使得IPv6网络地址的大规模商用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支持双协议栈是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目前绝大多数终端均是IPv4单栈或IPv6单栈,不能IPv4和IPv6同时使用,这不利于IPv4和IPv6网络的融合发展。还有一类终端支持单接口双栈方案,即IPv4和IPv6同时使用同一接入端口实现接入,这种方案存在一些缺陷,如,当双栈中任一协议栈出问题时,由于是单接口,无法对接口进行重新配置使出问题的协议栈恢复,只能同时将整个接口复位,同时将双栈恢复,导致原本正常的协议栈被耽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加完善的双协议栈接入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协议栈接入的方法,应用于双协议栈系统,所述双协议栈系统包括双协议栈终端和支持双协议栈接入的网络设备,所述双协议栈接入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网络设备上创建两个或多个接入端口;
不同的协议栈使用不同的接入端口进行网络接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不同的协议栈使用不同的接入端口进行网络接入的过程包括:
预先配置协议栈与接入端口的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使用各协议栈相对应的接入端口进行网络接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端口为网络驱动接口规范制定的端口。
一种双协议栈接入系统,包括双协议栈终端和支持双协议栈接入的网络设备,所述双协议栈终端上设置有双协议栈和网络接入控制模块,所述网络设备上设置有端口创建模块,还设置有两个或多个用于支持双协议栈接入的接入端口,其中,
所述端口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上创建所述接入端口;
所述网络接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协议栈使用不同的接入端口进行网络接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接入控制模块用于预先配置协议栈与接入端口的绑定关系;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使用各协议栈相对应的接入端口进行网络接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协议栈终端为内置用户识别卡或网卡的便携式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为计算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协议栈接入的方法和系统,在支持双协议栈接入的网络设备上创建两个或多个接入端口,让双协议栈终端根据不同的协议栈使用不同的接入端口进行网络接入,这样不但能使终端同时使用两个协议栈,而且,不会出现在同一时刻两个协议栈同时使用同一接入端口的情况,当任一协议栈出问题时,只需要对其当前正在使用的接入端口进行重新配置或复位,使出问题的协议栈恢复,不影响其他正常的协议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双协议栈接入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双协议栈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双协议栈包括但不局限于IPv4&IPv6双协议栈(Dual Stack),采用该技术的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双协议栈终端包括但不局限于内置用户识别卡(SIM卡)或网卡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如内置SIM卡的手机,双协议栈终端内部软件支持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支持双协议栈接入的网络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计算机。
双协议栈终端既然同时支持两套协议栈,需要在双协议栈终端上给各套协议栈配置联网参数配置,或称为PDP(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参数配置,其配置过程可参照如下方式进行:
IPv6协议栈的PDP参数配置过程:网络设备利用客户端发送分组数据协议配置命令(如QMI_WDS_MODIFY_PROFILE_SETTINGS_REQ 1)到双协议栈终端,分组数据协议配置命令中携带与IPv6协议栈相应的联网用户名、密码、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地址等参数;双协议栈终端接收到该分组数据协议配置命令,根据其携带的这些参数进行IPv6协议栈的PDP参数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