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466.6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平;曹昱;覃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人工 饲养 二化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繁殖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的草螟亚科,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二化螟在我国分布很广,除少数地区尚未发现为害外,南北稻区都有分布,每年因为二化螟危害的受害面积达1000万hm2。二化螟是杂食性害虫,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茭白、野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稗、蚕豆、油菜等作物。目前对二化螟的研究除了野外田间工作,在农药研制等多种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发育进度一致的虫口进行生测等实验,而二化螟的室内人工饲养能够为这些实验提供符合要求的实验虫源。
目前一般使用的二化螟人工饲养方法都是在尚稚珍等于1979年提出的稻苗饲养法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来,这些方法在二化螟幼虫阶段使用水稻稻苗、茭白、荸荠等二化螟的天然寄主作为幼虫饲料,成虫的产卵阶段则都使用水稻稻苗供成虫产卵,通过收集产有卵块的叶片获得卵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稻苗的准备周期较长,且冬天在没有条件较好的室内培养条件下不易获得。另外使用稻苗饲养需要产卵箱中保持90%以上的较高湿度,如果不使用加湿器无法达到,会导致成虫不易产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简化二化螟成虫的产卵过程,并可产生足够卵块用以传代的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新稻种,进行浸种和催芽;
2、将经催芽萌发的稻种装入广口瓶中,稻种量约至瓶高1/3处,待稻苗生长至2-3cm,将其作为饲养二化螟的饲料;
3、将发育至黑头期的二化螟卵块放入上述装有培养稻苗的一个广口瓶中,用黑布封住瓶口,置于温度为27±1 ℃,光照:黑暗时间为16:8 的培养室中孵化,孵出的幼虫保持在瓶中,在同样条件下饲养;
4、当一个广口瓶中稻苗被二化螟幼虫吃完时,换另一个装有新稻苗的广口瓶,将新旧广口瓶瓶口对接,在两广口瓶的对接处,以及原广口瓶用黑布包裹,从盛有新稻苗的广口瓶底进行光照,利用二化螟的趋光性,使二化螟幼虫自然转移进入盛有新稻苗的广口瓶中;
5、重复操作步骤4至二化螟幼虫化蛹;收集二化螟蛹,并将其置于垫有湿吸水纸的培养皿中,同样于温度为27±1℃,光照:黑暗时间为16:8下,使其发育为二化螟成虫;
6、在产卵盒的底部铺吸水纸,并滴入水滴,以保持整个产卵盒内一定的湿度;取一小块棉花浸泡5%蜂蜜水,置于小容器(如饮料瓶盖)中,放入产卵盒中供二化螟成虫食用;
7、将自封袋剪成大小适中的一片,放入产卵盒中,大小以能竖在盒中为宜;将雌雄二化螟成虫按1:1的比例放入产卵盒(见图1);
8、用扎有小孔的塑料纸覆盖产卵盒盒口,并盖上盖子;
9、将产卵盒置于温度为27±1℃,光照:黑暗时间为16:8的条件下,每天更换自封袋,收集卵块,更换棉花并为吸水纸加水;
使用自封袋后收集卵块十分方便, 即自封袋上的卵块在经过酒精消毒晾干后,不需将带有卵块的部分剪下,只要弯曲自封袋,即可将卵块轻松分离,而除去卵块的自封袋在洗净晾干后可重复循环使用(见图2);
10、卵块置于温度为27±1℃,光照:黑暗时间为16:8的条件下培养至黑头期后;重复幼虫饲养过程。
本发明中,产卵盒可采用20 x 15 x 15(cm)大小的塑料盒。
本发明中,使用实验室常用的小号自封袋作为二化螟卵床,不仅材料获得相当简便,而且在收集卵块的具体操作上更为简化,同时使用一般的塑料盒作为产卵盒,整个产卵装置的占用空间也比使用稻苗时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二化螟成虫在产卵盒中产卵。
图2为留在自封袋上可轻松分离的卵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法的改进步骤主要在于成虫产卵阶段,幼虫阶段仍然参考尚稚珍的稻苗饲养法,因此在下述饲养方法中仅以稻苗饲料作具体介绍。
1、选择新稻种,进行浸种和催芽;
2、将经催芽萌发的稻种装入广口瓶中,稻种量约至瓶高1/3处,待稻苗生长至2-3cm,将其作为饲养二化螟的饲料;
3、将发育至黑头期的二化螟卵块放入上述装有培养稻苗的广口瓶中,用黑布封住瓶口,置于温度为27±1 ℃,光照:黑暗时间为16:8 的培养室中孵化,孵出的幼虫保持在瓶中,在同样条件下饲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