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278.3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7 | 分类号: | F16L27/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多向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连接管体的多向接头,尤指一种旋转式多向接头。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管路(体)主要是用于输送流体,如应用在气体或液体的输送,然而,实际使用上,一般管路的组设经常需使用到管接头,通过管接头的连接而完成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因此,适当的管接头结构设计攸关使用上的便利性,并可满足消费者所需的功能。
一般管接头主要常见于水管的连接使用,该管接头的一端结合有水管,另一端则是用于接合一使用工具(如插接快速接头、喷嘴或喷枪等),但是,由于该使用工具是利用螺合锁接的方式结合在该管接头上,该使用工具与管接头之间呈固定状态而不可转动,欲改变使用工具的使用方向时,当使用工具转动的同时也会转动管体,使管体产生扭转变形、凹折或翻转,进而影响管体内的水流流速及水压,造成使用时的不稳定及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以使管接头可不限角度地旋转,同时具有多个接合方向的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其简化旋转式多向管接头的结构及组设方式,以利于使用。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包括固定座、阀柱及复数密封环,固定座具有腔室及连通腔室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朝不同方向开设,阀柱包含柱体、自柱体一端向外延伸的定位杆、及连通柱体及定位杆的容置空间,定位杆自第二开口而穿设在腔室中,且对应第一开口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至少一通孔,密封环套合在定位杆的外缘面,并紧密靠抵腔室的内壁,其中,流体可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流入,再通过通孔而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流出。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其固定座可在不同侧面上开设多个相互连通的开口,以达到多个接合方向。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其固定座的外缘面具有指标,阀柱的外缘面对应具有复数刻度,经由指标及刻度的设置,可利于确定固定座阀柱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此调整各开口的使用角度。
该固定座为一方形体,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开设在相垂直的二侧面。
该固定座在该第一开口处成型有一螺柱,该螺柱设有连通该腔室的一中心孔。
该固定座在该第二开口处成型有一凸环,该凸环靠抵在该柱体的一侧边。
该凸环的外缘面具有一指标,该柱体的外缘面具有复数刻度。
该柱体为一角柱,该定位杆的外侧端为一封闭端。
该阀柱还包括一定位销,该定位杆的封闭端对应设有一贯穿孔,该定位销插设在该贯穿孔中,并抵固在该固定座的外侧面。
还包括至少一垫片,该垫片夹设在该定位销及该固定座的外侧面之间。
该定位杆的外缘面对应该些密封环而具有复数环槽,该些密封环定位在该些环槽中。
该些环槽分隔设置在该通孔的二侧边。
该固定座还具有一第三开口,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及该第三开口为相互连通,并分别位在该固定座的不同侧面上。
该些密封环由不锈钢、橡胶或铁氟龙材质所构成。
相较于习知,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在固定座开设复数开口,其中一开口可供流体流入,另一开口则可穿接阀柱,并在阀柱的外缘套设复数密封环,不但增加了两者间的密封性,亦可让阀柱在开口中转动;再者,固定座可在不同侧面上开设多个相互连通的开口,固定座及阀柱之间的使用角度更可调整,因此,管接头可不限角度的旋转,并同时具有多个接合方向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的另一实施状态;
图5为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的另一使用方式;
图6为本发明的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的第二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可旋转式多向管接头 10 固定座
100 腔室 11 第一开口
12 第二开口 13 螺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川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声音传输系统
- 下一篇:ABS改性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