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导热传递冷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270.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奉政一;仲宁;晏飞;奉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奉政一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13/00;F24F13/3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0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传递 冷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一体空调冷热传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超导热材料传热、传冷、储能、散热(冷)的超导热传递冷暖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提出过一种新型的“建筑一体空调”即“微孔管路”多
根并联粘贴在建筑地面、墙面或顶棚上的新技术。
实践中发现,将分支微孔翅片管改为无机超导热板或者金属翅片热管,安装在墙上可以减少定钉、钻孔等带来的制冷剂泄漏,减少制冷剂用量,传导效率也很高,不仅安全稳定,还可与建筑同寿命,将金属翅片热管或无机超热板设置在建筑外墙或屋顶上可以在冬天吸收太阳能以及空间热辐射做采暖热源,夏天无阳光时做制冷散热。同时增加的制热水功能更加符合低碳理念。
将金属制成的金属翅片热管或无机超导热板氧化成黑色或紫色,不仅可以提高吸热能力,也能提高耐蚀性能,适合采用变速压缩机。
目前的空调外机基本采用电机风扇进行风冷换热,水源机组采用电机水泵进行换热,而现有空调的节流部件又把很大的冷媒动能白白浪费掉,本发明用一个气压或液压马达代替节流部件,将制冷剂动能转化为动力,用于驱动风扇或水泵,从而大幅度减少空调的耗电,当配合使用磁力耦合器、电磁齿合器后,不但使制冷剂的密封泄漏量减为零,还能使带油制冷剂充分的润滑冷却马达,磁力耦合器与线圈之间形成的磁悬浮轴承,使其机械磨损降至最低,工作寿命耐久,性能远高于现有风扇电机及水泵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导热传递冷暖装置。
热能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传导、对流。太阳是通过辐射把热能传导给地球,地球上的生物(动、植物)和海洋及地面上的建筑只能吸收少量的热能,而绝大部分热能又辐射回宇宙空间。人类急迫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将反辐射回宇宙空间的热能即最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加以利用。
本发明基于上述原理,将无机超导热板或和金属翅片热管与建筑墙体或地面相结合,利用混凝土强大的传导及储热储冷能力进行末端放热或制冷,使冷凝温度与墙体或地面温度大致相同,最大限度增加放热面积、最大限度降低冷凝放热温度,使现有空调室外机按照逆卡诺循环理论提高1~2倍的工作效率,取代现有燃煤锅炉供暖、风机盘管制冷,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降低传热损失,保证室内舒适供暖(冷),提高能效比。
本发明还可实现夏天夜间工作时以辐射方式散热,减少了风机耗电,也没有了噪音,夏季北方午夜后的气温通常在20℃左右,当换热板冷凝温度在35℃时,散热量接近200W/㎡,40℃冷凝时,散热量接近300W/㎡,由于室内侧的蒸发温度为22℃,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其制冷能效比COP=18,约为现有空调的4倍。
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种技术方案:它包括有外机组、分支调配器、气源传输管、液源传输管、无机超导热板或和金属翅片热管、回液回油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调配器4液源端口连接液源传输管7,分支调配器4气源端口连接气源传输管8,气源传输管8末端设置有回液回油弯13,回液回油弯13连接向上的液源传输管7,液源传输管7和气源传输管8之间并联与建筑成为一体的无机超导热板或和金属翅片热管,气源传输管8铺设在建筑下部,液源传输管7铺设在建筑上部。
外机组为至少一台变频、抽头变速或变容量压缩机。
所述的气源传输管、液源传输管以及无机超导热板或和金属翅片热管的外壁镀有防腐膜和深色热辐射膜。
所述的无机超导热板为管状、板状或螺旋状中的至少一种且为墙体预制模块组件,墙体预制模块组件为实体、空心、发泡以及非对称放热多种形式中的至少一种,墙体预制模块组件上、下部设置有内圆凹槽,气源传输管8以及液源传输管7通过卡子固定在凹槽内。
所述的气源传输管8以及液源传输管7为带有内螺纹的铜管或带有内加强筋的铝管。
实现本发明目的另一种方式:它包括有太阳能吸热装置、四通换向阀、压缩机、气源传输管、液源传输管、回液回油弯、无机超导热板或和金属翅片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吸热装置14设置在屋顶或建筑外墙壁上,太阳能吸热装置14上端口连接四通换向阀15左侧端口,四通换向阀15中间公用端口连接压缩机17回气口,四通换向阀15右侧端口连接气源传输管8一侧端口,气源传输管8与液源传输管7之间并联铺设无机超导热板或和金属翅片热管12,气源传输管8末端设置有回液回油弯13,回液回油弯13连接向上的液源传输管7,液源传输管7另一侧端口通过节流部件16连接太阳能吸热装置14下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奉政一,未经奉政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独立微网频率控制器设计方法
- 下一篇:车辆运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