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编码解决PC向安卓系统传输字符集不兼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7983.1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2 | 分类号: | G06F17/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合 编码 解决 pc 系统 传输 字符集 兼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混合编码解决PC向安卓系统传输字符集不兼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手持移动设备的系统都是安卓android系统,用户使用手持移动设备时往往都会与PC机进行连接,其是为了管理手持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过与PC机连接进行上网从而节约流量,这样就会存在PC机的windows系统和安卓系统间进行交互数据的情况。
一般PC机的windows系统和手持移动设备的安卓系统是通过AndroidDebug Bridge(安卓调试桥)驱动程序进行交互数据,而PC机的windows系统进行一些文件的操作后默认使用ansi编码形式的字符集进行保存,例如:用记事本写了一段话,该记事本文件的内容是以ansi编码形式的字符集进行保存;而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的系统研发的其文件默认使用utf-8编码形式的字符集进行保存;这样PC系统与android系统使用AndroidDebug Bridge驱动程序进行通信时,传输单字节的字符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传中文,日文等其它非英文的多字节字符时就会出现:PC系统中编写的文件传输到移动设备的安卓系统上时会出现乱码的现象,最经常的情况就是传输中文名的文件导致用户常常无法直接执行含有中文的命令。一般一串字符集只是以一种编码形式存在,如:utf-8编码或ansi编码等,而在PC机的windows系统中的Android Debug Bridge驱动程序在处理字符集时,会先截取ansi编码的字符给windows系统进行处理,剩下的编码字符部分会直接给安卓系统来处理。目前,传送中文名的文件,一般是两种方法:
一,先把文件改成英文名,再通过Android Debug Bridge驱动程序进行PUSH命令传输,传输结束后,再改回原来的名称。这样的缺点在于麻烦,需要改名,还需要传输文件名信息。
二,不使用Android Debug Bridge驱动程序进行PUSH命令传输,直接使用socket传输文件。这样的缺点在于,放弃了Android Debug Bridge驱动程序已经封装好的文件传输功能,要在PC机中自己设计处理socket中的文件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编码解决PC向安卓系统传输字符集不兼容方法,即不兼容是:在传输字符集时,在安卓系统上出现乱码的现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混合编码解决PC向安卓系统传输字符集不兼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当PC的windows系统上的一第一路径信息下的一文件通过USB接口传输到手持设备的安卓android系统下的一第二路径信息下时;则在windows系统上将第一路径信息和该路径信息下的文件名用ansi编码成第一字符串;将第二路径信息用utf-8编码成第二字符串;
步骤20、将第一字符串和第二字符串传输给windows系统的命令行形成一“Adb push第一字符串第二字符串”的命令,将该命令传给windows系统;
步骤30、windows系统的命令解释器将该命令转给windows系统下安装的Android Debug Bridge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找到ansi编码的第一字符串的文件名和该文件名的内容以文件流的形式传输给所述USB接口,将utf-8编码的第二字符串直接传给USB接口;
步骤40、所述手持设备的安卓系统接受到USB接口中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中的utf-8编码的第二字符串创建第二路径,根据数据流中的ansi编码的第一字符串的文件名在安卓系统所述创建的第二路径下创建该文件名,并将ansi编码的第一字符串的文件名的内容进行存储到创建的文件名中,从而完成文件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