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装置及后压浆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283.2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剑;梁彦伟;禄苗苗;施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挤扩支盘 灌注 后压浆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挤扩支盘灌注桩作为一种新型灌注桩,已经应用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施工领域。挤扩支盘灌注桩跟普通灌注桩一样,有相同的缺点:向桩孔灌注混凝土之前,会先向桩孔内灌注泥浆形成泥浆护壁,泥浆中的胶质颗粒在泥浆的压力下渗入桩孔壁表层的孔隙中,形成一层泥皮,泥皮虽然能防止桩孔坍塌,却会降低土层和桩身的侧摩阻力。另外,在盘端部和桩孔底部聚集的沉渣导致盘端部和桩端部的阻力降低。这样,会大大降低桩体的承载力。
传统的弥补方法是通过后压浆技术进行施工,这种技术的方法是在灌注的混凝土接近凝固状态时,向桩孔再次注浆,也就是第二次注浆,来提高桩体的承载力。
通常的后压浆技术是对桩底部和桩侧部进行压浆施工,来改善桩底部沉渣和桩孔壁的泥皮问题。但是通常的后压浆技术应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时,泥浆不能被充分的注入盘端部内,并且注浆不均匀,进而会导致桩体的承载力达不到施工要求。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后压浆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避免上述后压浆技术应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时,注浆不均匀导致桩体的承载力达不到施工要求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装置,解决了现有后压浆技术中泥浆不能被充分的压入盘端部内,注浆不均匀导致桩体的承载力达不到施工要求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装置,其包括:注浆管,固定连接在钢筋笼的外侧部的预定位置;注浆软管,其上端部与上述注浆管的下端部相连接;注浆端管,其上端部与上述注浆软管的下端部相连接,上述注浆端管的上侧部与上述钢筋笼的外侧部的另一预定位置铰接;钢丝绳,一端部与上述注浆端管的下侧部相连接。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注浆管焊接在上述钢筋笼的外侧部的预定位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后压浆装置包括多个后压浆装置,
上述注浆管包括多个注浆管,上述多个注浆管均匀地焊接在上述钢筋笼的外侧部的预定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施工方法,其包括:
(1)将后压浆装置焊接在上述钢筋笼的外侧部的预定位置;
(2)将上述钢筋笼下放到桩孔的预定位置;
(3)待钢筋笼稳固后,拉动上述钢丝绳调整上述注浆端管的位置,使上述注浆端管的开口朝向盘端部的预定位置,然后将上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部与上述钢筋笼的外侧部固定连接,使得上述注浆端管的位置不再变化;
(4)向上述桩孔内灌注混凝土;
(5)待上述混凝土接近凝固状态时,通过上述后压浆装置的注浆入口部向盘端部进行注浆,当注浆达到预定标准时,即停止注浆。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后压浆装置包括多个后压浆装置,将上述多个后压浆装置均匀地焊接在上述钢筋笼的外侧部的预定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及方法,能够在挤扩支盘灌注桩的盘端部进行注浆,可以盘端部的阻力大幅度提高,进而有效提高单桩承载力,同时降低了桩基沉降。另外,该后压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该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用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于挤扩支盘灌注桩的后压浆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附图标记:
11、注浆管; 12、注浆软管;
13、注浆端管; 14、注浆入口部;
21、钢丝绳; 31、钢筋笼;
41、桩孔; 42、盘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结构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
- 下一篇:制冰装置和具有所述制冰装置的电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