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钛生产用氯化镁下排式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6648.X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勇;李保金;刘建良;马翔;杨松;姜大志;杨易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生产 氯化镁 下排式 排放 装置 | ||
1.一种海绵钛生产用氯化镁下排式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氯化镁排放管(10),与氯化镁排放管(10)铰连接的连接支杆(5)和铰连接在连接支杆(5)上的气缸驱动机构(4);其中:在氯化镁排放管(10)内套有针形塞子(12),排放管(10)内套于焊接于还原反应器封头法兰上的排放套筒(11)内;在连接支杆(5)后端固定有加重载荷(6);在连接支杆(5)前段通过固定在还原炉炉壳(1)外壁焊接的钢板(8)上采用销子(9)进行铰连接;在连接支杆(5)后段通过与气缸驱动机构(4)铰连接,而气缸驱动机构(4)通过销子(3)铰连接在还原炉炉壳(1)外壁焊接的带孔钢板(2)上;并且采用销子连接支杆(5)和针形塞子(12),气缸驱动机构(4)通过销子(3)连接到连接支杆(5),用销子(3)将气动驱动机构(4)固定在钢板(2)孔中, 炉壳下部焊接有两块带孔钢板(8);用销子(9)固定连接支杆(5)到钢板(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板(2)上所开的销孔(7)为一排呈垂直排列1~8个,销子(3)根据反应器的伸长长度确定在钢板(2)上销孔(7)的插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板(8)上所开的销孔(3)为两排呈垂直排列1~8个,销子(9)根据反应器的伸长长度确定在钢板(8)上销孔(3)的插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6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