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802.X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0 | 分类号: | H02H7/10;H02H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功率 转换器 短路 保护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特征是可以在其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提供电流隔离,也就是说,不存在允许电流从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入侧流向输出侧的电流路径。通常,隔离式功率转换器包括诸如变压器等的能量传递元件,以将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入侧与输出侧电流隔离。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出侧的负载电路短路时,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入端的电子开关易被瞬间流过的大电流击穿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当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负载电路短路时,迅速实现对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保护,大大提高了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及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包括:输入源、电子开关以及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输入源连接的变压器,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包括:
短路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负载电路短路时,向控制模块发送短路信号;
控制模块,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短路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开关断开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输入源的连接。
一种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方法,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包括:输入源、电子开关以及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输入源连接的变压器,所述方法包括:
当短路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负载电路短路时,向控制模块发送短路信号;
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短路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开关断开所述变压器与所述输入源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该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包括:短路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当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负载电路短路时,短路检测模块能迅速检测到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负载电路短路,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短路信号,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短路信号后,能够立即控制所述电子开关断开所述输入源与变压器之间的连接,迅速实现对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保护,大大降低了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入端的较为精密的电子开关被瞬间流过的大电流击穿而失效的可能性,降低了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短路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短路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包括:输入源100、电子开关101以及通过所述电子开关101与所述输入源100连接的变压器102,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短路保护系统包括:
短路检测模块20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负载电路103短路时,向控制模块201发送短路信号;
控制模块201,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短路检测模块200的短路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开关101断开所述变压器102与所述输入源100的连接。
隔离式功率转换器通过变压器102实现将隔离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电流隔离,并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传递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向开启式索穹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导线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