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MS基于XML隧道下的传真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610.9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忠;周磊;谢炜;刘继明;林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H04N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ms 基于 xml 隧道 传真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MS基于XML隧道下的传真实现方法,属于电信网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IMS网络的部署,传真业务在IP网络中使用稳定性受到了挑战,尤其T38传真,成功率不是很高,这对于用户来说,如何提高传真稳定性,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IMS网络对传真的稳定性不足,提供一种IMS基于XML隧道下的传真实现方法,旨在改善传真方式,大大提高传真稳定性和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IMS基于XML隧道下的传真实现方法,特点是:利用XML隧道的特性对传真封装发送,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XML隧道传输:传真业务时,通过XML隧道使隧道数据一次性发送完整数据,或先缓存接受完整数据再打印;
继而,反解码:通过发送编码方法,直接将传真编码成文本或图片的形式,接收传真时,直接打印。
进一步地,上述的IMS基于XML隧道下的传真实现方法,反解码:对于扫描的文件或打开的文本进行封装,打开的一个文本文件需要传送,按以下格式编码,data 为需要传送的内容
<FAX-txt>
<data/>
</FAX-txt >
对于传真机的数据或先解码,再编码;
根据标准封装传送信息:对于编码好的数据,封装成传真格式发送,data为按编码的数据或传真数据
< FAX >
<data/>
</ FAX >
对于解码同样:按照xml标准格式解码得到的传真如果为文本或图片,则按照文本或图片的处理,如果为传真编码则按传真编码解码。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在IMS隧道下传送传真,避免因为网络抖动造成的中途夭折,极大的提高传真的稳定性;在XML隧道中,将传真信息打包封装为文本或图片信息发送,减少了对端解码及对传真机的依赖。也可将传真信息直接打包由对端进行解码,实现传统的传真方式。提出XML隧道传真,极大的提高了传真的稳定性;提出传真的反解码,极大节省了传真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传真的反解码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IMS基于XML隧道下的传真实现方法,利用XML隧道的特性对传真封装发送,其步骤: 首先,XML隧道传输:传真业务时,对于传真数据减少网络抖动对传真的影响,通过XML隧道使隧道数据一次性发送完整数据,或先缓存接受完整数据再打印,使用XML隧道保证了数据的稳定;继而,反解码:采用发送编码技术,直接将传真编码成文本或图片的形式,接收传真时,直接打印,不会因为没有传真机或传真机不稳定而造成接受终止。
基于XML隧道的传真方法,丰富了XML隧道使用的功能。具体实现如图1所示:①反解码(编码):对于扫描的文件或打开的文本进行封装。比如打开的一个文本文件需要传送,按以下格式编码,data 为需要传送的内容
<FAX-txt>
<data/>
</FAX-txt >
对于传真机的数据也可以先解码,再按照上述编码,这样减少了接收方在解码时因为网络抖动而终止接收。
②根据标准封装传送信息:对于编码好的数据,封装成传真格式发送,data为按①编码的数据或传真数据(传统传真机采集的数据未解码)
< FAX >
<data/>
</ FAX >
对于解码也是一样:按照xml标准格式解码得到的传真如果为文本或图片,则按照文本或图片的处理,如果为传真编码则按传真编码解码。
在IMS隧道下,传送传真,避免因为网络抖动造成的中途夭折,极大的提高传真的稳定性。在XML隧道中,将传真信息打包封装为文本或图片信息发送,减少了对端解码及对传真机的依赖。也可将传真信息直接打包由对端进行解码,实现传统的传真方式。提出XML隧道传真,极大的提高了传真的稳定性。提出传真的反解码,极大节省了传真的成本。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网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