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芯高压快锁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476.2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韩文静;吴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53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王骝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两芯高压快锁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事业的不断发展,用于军工及移动通讯的电子设备正朝小型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应用环境越来越苛刻,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的接口也不例外,连接器正朝着小型化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随连接器的体积变小,连接器耐压性能就会下降,锁紧结构的设置难度也越大,如何满足电子设备在小空间、耐高电压及锁紧可靠性高的要求,推出一款小型高电压连接器就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两芯高压快锁连接器,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具备盲插特性,适用于小空间、快速锁紧、耐高电压低于8000V的应用场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芯高压快锁连接器,其特点包括插座及插头,所述插座由壳体及插孔组成,插座壳体内设腰形孔,腰形孔内设有隔栏,插座的两侧设有连杆,连杆的中部与插座之间设有铸为一体的弹性柱,连杆为一端设有卡爪、另一端设有斜面的杆件;所述插头由壳体及插针组成,插头上设有腰形柱,腰形柱内设有两个插针孔,插头的两侧设有方形凹坑;所述插孔为两件,由插座隔栏的两侧设于腰形孔内,所述插针为两件,设于插头的插针孔内;所述插头经腰形柱与插座的腰形孔插接、插针与插孔插接,且连杆上的卡爪与插头的方形凹坑卡接。
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具备盲插特性,适用于小空间、快速锁紧、耐高电压低于8000V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4,本发明包括插座1及插头2,所述插座1由壳体及插孔3组成,所述插头2由壳体及插针4组成,所述插孔3为两件,由插座1隔栏14的两侧设于腰形孔13内,所述插针4为两件,设于插头2的插针孔23内;所述插头2经腰形柱22与插座1的腰形孔13插接、插针4与插孔3插接,且连杆11上的卡爪16与插头2的方形凹坑21卡接。
参阅图2、图3,插座1壳体内设腰形孔13,腰形孔13内设有隔栏14,插座1的两侧设有连杆11,连杆11的中部与插座1之间设有铸为一体的弹性柱15,连杆11为一端设有卡爪16、另一端设有斜面17的杆件。
参阅图4,插头2上设有腰形柱22,腰形柱22内设有两个插针孔23,插头2的两侧设有方形凹坑21。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
本发明的连接:本发明包括插座1及插头2,所述插座1由壳体及插孔3组成,插头2由壳体及插针4组成,将插头2经腰形柱22与插座1的腰形孔13插接,在腰形柱22与腰形孔13的定位作用下,插针21与插孔12实现盲插,完成插针4与插孔3的电连接;与此同时,给连杆11设有斜面17的一端施加一合力,迫使弹性柱15变形,使连杆11设有卡爪16的一端从插座1张开、设有斜面17的一端向插座1合拢,当卡爪16与插头2的方形凹坑21对齐,释放施加的合力,弹性柱15恢复变形,卡爪16与方形凹坑21卡接,完成插座1及插头2的锁紧工作。
本发明插座1的两侧设有连杆11,连杆11与插座1的壳体采用同一材料铸为一体,通过弹性柱15过渡,既保证了插座1与插头2连接时连杆11所具有的工作弹性, 又使得插座1与插头2之间实现速锁紧结构互联;互联后连接器总体长度小于30mm,该连接器组件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自身具备盲插特性,耐压高达8000V,适用于小空间、高性能和高电压场合应用,大大简化了锁紧机构的结构。
本发明为保证连杆11设有卡爪16的一端具有足够的张开空间,在连杆11另一端设有斜面17,保证连杆11运动时与插座1之间存在运动间隙。
本发明在插座1的腰形孔13内设有隔栏14,当插孔3由插座1隔栏14的两侧插入腰形孔13内,隔栏14可增加两个插孔3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耐压性能。
本发明的插针4由圆柱结构逐渐过渡到片式结构,尾部设有“U”形槽,利于与扁平电缆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交制种高效授粉机
- 下一篇:具有夜视功能的胆囊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