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桦褐孔菌中综合提取甾体类化合物、多糖和多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332.7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霞;马利帅;张宁;章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C08B37/00;A61P37/02;A61P35/00;A61P31/18;A61P9/00;A61P3/10;A61P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桦褐孔菌中 综合 提取 甾体类 化合物 多糖 方法 | ||
1.一种从桦褐孔菌中综合提取甾体类化合物、多糖和多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桦褐孔菌中提取甾体类化合物、多糖和多酚的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将桦褐孔菌在电磨中粉碎成粉末,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高压处理1~3小时,以对原料进行前处理;
2)将上述经过高压处理的桦褐孔菌加入到80%质量浓度的乙醇中,所述桦褐孔菌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0~1∶20,然后在80℃~90℃的温度下回流提取1~2小时,反复浸提3次,之后减压过滤,将滤液合并而得到含有甾体类化合物的桦褐孔菌供试液;
3)在40℃~60℃的温度和0.06~0.1MPa的压力下将上述含有甾体类化合物的桦褐孔菌供试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旋蒸至无乙醇,用体积为上述浓缩后桦褐孔菌供试液5~10倍体积的水混悬洗涤,之后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
4)将上述收集到的沉淀物干燥即得到甾体类化合物产品;
5)在步骤2)中提取后的残渣中加入去离子水,所述桦褐孔菌残渣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1∶30,然后在90℃~100℃的温度下回流提取1~2小时,反复浸提3次,之后减压过滤,将滤液合并而得到含有桦褐孔菌多糖和多酚的桦褐孔菌供试液;
6)在40℃~60℃的温度和0.06~0.1MPa的压力下将上述含有桦褐孔菌多糖和多酚的桦褐孔菌供试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4,然后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质量浓度为70%以上进行沉淀,之后离心分离,分别收集沉淀物和上清液;然后用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对上述沉淀物进行洗涤脱色3~5次,之后离心分离,收集二次沉淀物;
7)将步骤6)中收集的二次沉淀物干燥即得到桦褐孔菌多糖产品;
8)将步骤6)中得到的上清液浓缩至无醇味,然后采用动态上样的方法,上样到预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子上;上样完成后用水和质量浓度为30%~5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
9)在30℃~40℃的温度和0.06~0.1MPa的压力下将步骤8)中30%~50%乙醇洗脱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浓缩无醇味,然后干燥即得到桦褐孔菌多酚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桦褐孔菌中提取甾体类化合物、多糖和多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高压处理的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桦褐孔菌中提取甾体类化合物、多糖和多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大孔树脂为D101,上样流速为2~3倍柱体积/h;每个梯度的洗脱量为3倍柱体积~4倍柱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桦褐孔菌中提取甾体类化合物、多糖和多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7)和9)中干燥所采用的装置为冷冻干燥机、热风干燥机或真空干燥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3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