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303.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标;张亚雷;陈翼孙;黄永宽;刘道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5 | 分类号: | B01D29/15;B01D29/50;B01D29/62;B01D29/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池 | ||
1.一种滤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底部设有原水进水管和净水出水管的壳体;
一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环形过滤组件;
一与所述环形过滤组件配合的反冲洗组件;
一与所述反冲洗组件连接并带动其转动的回转机构;
所述原水进水管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相通,所述环形过滤组件的内腔与所述净水出水管相通,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原水过滤为净水并由所述净水出水管输出,所述反冲洗组件用于冲洗所述环形过滤组件并将污泥排至所述滤池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过滤组件是由若干弧形过滤单元围合成的同心圆形状,所述弧形过滤单元包括弧形骨架主体、包覆于所述弧形骨架主体外的滤料支撑网和安装于所述滤料支撑网两侧的薄层纤维滤料,所述弧形骨架主体是由至少三根垂直设置的钢管构成的弧形框架,所述钢管上均布有集水小孔,所述钢管的底端开口与所述净水出水管连通形成出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形的吸泥总管、并列连接在所述吸泥总管的横向管路的两侧并与其相通的若干吸泥支管、相连接的吸泥泵和吸泥泵电机,所述吸泥支管的侧壁上沿轴向均设有一横截面呈锥形的长槽,位于所述吸泥总管一端的所述吸泥支管长槽的敞口端与所述环形过滤组件外圈侧壁的所述薄层纤维滤料紧密贴合,位于所述吸泥总管另一端的所述吸泥支管长槽的敞口端与所述环形过滤组件内圈侧壁的所述薄层纤维滤料紧密贴合,所述吸泥总管的竖向管路内设有与吸泥泵电机连接的吸泥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一污泥排出管,所述污泥排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泥总管的竖向管路相通,并位于所述吸泥泵的上方,所述污泥排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滤池外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旋转平台、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旋转平台连接的套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旋转平台之间的回转支承轴承,相连接的电机、减速器和动力齿轮,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吸泥总管的顶端且与其轴线重合,所述套管的底端通过连杆与所述吸泥总管横向管路的两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动力齿轮与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轮相啮合,使固定有回转支承轴承内齿轮的所述旋转平台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反冲洗组件沿其轴线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内侧壁上设有与滤池外相通的环形集泥槽,所述污泥排出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环形集泥槽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权项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支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环形过滤组件中每两个相邻同心圆的间距D。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权项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液位感应器、水位继电器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液位感应器、水位继电器、吸泥泵电机和回转机构的电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权项所述的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纤维滤料为纤维外松内紧的毯状薄层编织物,其厚度小于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3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箱移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升式空气搅拌多次层循环萃取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