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266.3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郁磊;陶丁伟;邹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1/12 | 分类号: | D06L1/12;D06M16/00;C12S11/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抛光 染色 一浴法 酶制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及其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棉类织物染整加工的除残余双氧水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属于酶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棉类织物的染整加工流程为氧漂、热水洗除氧、生物抛光、染色及后整理。其除去残余双氧水的方法是用热水洗,这种方法效率低,能耗高。
近年来开发了生物酶除残余双氧水技术,加工流程改进为氧漂、生物酶除双氧水、生物抛光、染色及后整理。使用生物酶除双氧水节省了大量的水、电、汽以及时间。
由于生物抛光是利用纤维素酶对织物表面进行抛光整理,普通抛光酶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而活性染料染色则需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除氧、抛光、染色需分三步进行,用时长、能耗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要适用于棉类织物染整加工的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所述的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在棉类织物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以实现除氧、抛光、染色三个工序合三为一,达到显著减少用水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按质量百分比其组成如下;过氧化氢酶5%~10%,纤维素酶30%~50%,山梨醇5%~10%,山梨酸钾0.1%~0.3%,余为去离子水补足100%。
所述的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山梨醇、山梨酸钾;
(2)按配比用去离子水溶解山梨酸钾和山梨醇,得到稀释溶液;
(3)将稀释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调pH4.8-5.5,再加入称好的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搅拌均匀,静置,即得产品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
配方中的过氧化氢酶酶活为200000μ/mL,纤维素酶酶活为32660 NCAU/g。
所述的用于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的应用,在棉类织物染整加工中实现除残余双氧水、抛光、染色三个工序合三为一的应用。
过氧化氢酶是由细菌或动物内脏等发酵生产而得,购自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优点酶活力高,能在很广的pH和温度范围内起作用。纤维素酶为由微生物菌种发酵而得,购自杰能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优点:酶活极高,作用pH广,在酸性到中性条件下都能有效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所用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pH范围极广,在活性染料染色浴中使用时不会因氧漂后纤维渗出的残留碱所引起的pH值波动而影响生物抛光效果。本发明产品在pH值4.5~8的范围内均可应用,特别适用于棉织物氧漂之后的去除双氧水、抛光、染色三合一工艺(即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其工艺流程可缩短为:氧漂、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处理及后整理。与现有酶制剂相比,应用本发明的除氧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可缩短加工时间90min以上,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并能达到显著减少用水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水排放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用于除双氧水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按质量百分比,其组成为:
过氧化氢酶 10%
纤维素酶 50%
山梨醇 10%
山梨酸钾 0.3%
去离子水 补足100%
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山梨酸钾、山梨醇和去离子水;
(2)用去离子水溶解山梨酸钾、山梨醇得到稀释溶液;
(3)将稀释溶液用醋酸调pH到5.2。再加入称好的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搅拌均匀,静置,即得产品。
实施例2
用于除双氧水抛光染色一浴法的酶制剂,按质量百分比,其组成为:
过氧化氢 5%
纤维素酶 30%
山梨醇 10%
山梨酸钾 0.3%
去离子水 补足100%
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设备自动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维旋转激励平移震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