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虫化合物对灰飞虱潜在毒性影响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3885.0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克剑;王增霞;李云河;刘泽文;彭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 化合物 灰飞虱 潜在 毒性 影响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化合物对灰飞虱潜在毒性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6年转基因Bt植物在美国首次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持续快速增长。根据ISAAA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48亿公顷(James,2010),其中具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作物0.586亿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37.5%。转Bt抗虫植物的种植能有效减少广谱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人类健康。
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利用是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的一次巨大绿色变革。然而,像其他害虫防治措施一样,其为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潜在影响是有关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评价中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在转基因植物的非靶标生物影响方面,国际上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被风险评估工作者广泛采用的分层次评价程序(Romeis et al.,2008;王圆圆等,2011)。在该评价程序中,第一步(层)需要鉴定转基因作物表达的杀虫蛋白对受试非靶标生物的潜在毒性,被称之为Tier-1毒性测定试验。简单的说,就是发展合适的人工饲料或其它杀虫蛋白载体把高剂量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杀虫蛋白传递给受试生物,设立合适的阴性和阳性对照,通过比较杀虫蛋白处理和阴性和阳性对照处理间的受试生物生长发育及其它生理生化参数,评价杀虫化合物对该生物的潜在毒性。这样的毒性测定模型不但可以用于评价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受试生物的潜在风险,还有可以用于筛选对受试昆虫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基因(Li et al.,2011)。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属半翅目飞虱科,主要分布于从菲律宾至西伯利亚与欧洲的温带地区,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它不仅直接刺吸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更重要的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及玉米粗缩病等病毒病害。在亚洲,长期化学防治已导致该虫对有机氯、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发展转基因抗虫作物可能是防治稻飞虱的有效措施。然而,当前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水稻都只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抗性,至今还没有发现对飞虱有高效抗性的杀虫基因。
发明内容
为了高效筛选对该类害虫有抗性效果的杀虫基因,并评价当前已经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抗虫水稻表达的外源杀虫蛋白及不同杀虫剂对灰飞虱的潜在影响,专利申请人通过试验研究,其首先确立了对灰飞虱毒性测定体系有效的人工饲料,发展了把不同有机或无机杀虫化合物加入人工饲料的技术和方法,筛选了适合可用于测定体系的阳性对照化合物(蛋白酶抑制剂E-64或无机化合物砷酸二氢钾PA),经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的灰飞虱毒性影响评价指标,并利用E-64和PA作为模式化合物,通过剂量反应生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灰飞虱毒性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最终建立了系统、敏感的评价杀虫化合物对灰飞虱潜在毒性影响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套杀虫化合物(纯杀虫蛋白或其它毒性化合物)对灰飞虱潜在毒性的测定方法,以期为新型杀虫基因的筛选、转基因抗虫植物的环境安全评价及杀虫剂毒性测定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化合物对灰飞虱潜在毒性的测定方法利用混入了需要检测的杀虫化合物的人工饲料供灰飞虱取食,通过选择合适的灰飞虱生长发育指标评价所述杀虫化合物对灰飞虱的潜在毒性,所述人工饲料为含有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蔗糖的水溶液,以mg/100ml为浓度单位,所述氨基酸包括如下组分:L-盐酸精氨酸150-200,L-天冬酰胺酸200-250,L-谷氨酸220-280,L-谷氨酰胺180-230,L-组氨酸65-85,L-蛋氨酸65-85,L-亮氨酸210-270,L-赖氨酸盐酸盐180-210,L-苯丙氨酸180-220,L-丝胺酸350-450,L-缬氨酸260-330。
较佳地,以mg/100ml为浓度单位,所述氨基酸还包括如下组分:L-丙氨酸100-150,L-天冬氨酸90-110,L-异亮氨酸90-110,L-脯氨酸90-110,L-苏氨酸100-150,L-色氨酸90-120。
较佳地,以mg/100ml为浓度单位,所述氨基酸还包括如下组分:甘氨酸25-35,L-半胱氨酸70-90,L-胱氨酸盐酸盐15-25,γ-氨基丁酸8-12,L-酪氨酸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基于基因沉默技术的灰飞虱致死基因片段Tubulin及其dsRNA
- 一种快速检测单头灰飞虱体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 灰飞虱抗药性基因CYP6AY3v2、降低灰飞虱抗药性的基因片段及其应用
- 灰飞虱抗药性羧酸酯酶基因LSCE12、降低灰飞虱抗药性的基因片段及其应用
- 灰飞虱抗药性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LSERR、降低灰飞虱抗药性的基因片段及其应用
- 灰飞虱致死基因片段ATPase及其应用
- 灰飞虱致死基因片段Transcription factor IIB及其应用
- 灰飞虱致死基因片段Ribosomal protein L9e及其应用
- 灰飞虱致死基因片段Ribosomal protein L19及其应用
- 降低灰飞虱产卵量的细胞凋亡基因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