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水阀和双进水水管及双排水水槽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672.8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一鸣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F16K27/00;F16K47/02;E03D1/33;E03C1/01;E03C1/12;E03C1/14;E03C1/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水 水管 排水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进水阀和双进水水管及双排水水槽,属于洁具、卫浴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进水阀是利用水的浮力关闭的,当水位达到设定的位置时浮筒带动杠杆关闭阀门。阀门关闭后浮筒就无法再升高,此时如有洗脸水等流入水箱时,更大的浮力经浮筒作用于杠杆和阀件上,日久容易损坏阀件。所以该阀不适用于需利用回收水的水箱。
2、现有水槽只有一套排污管道,日常洗涮废水只有部分水适用于回用冲厕,有些太油腻或太脏的水是不能用于冲厕的。简单地将现有水槽的排水口和便器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显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水阀和双进水水管及双排水水槽,以便将水槽中适宜冲便的废水引入便器水箱用以冲便。其内容是:
一种进水阀,包括阀体和阀件,阀体上设有连接螺纹、导流罩、支架和出水口;阀腔内有止回阀口、压力腔、主阀口、泄压口、主阀定位孔;阀件包括密封圈、主阀片、泄压阀片、止回阀球或止回阀片,所述主阀片和阀腔呈间隙滑动配合或所述主阀片和阀腔呈滑动配合且主阀片上设有加压口,所述泄压阀片上设有调高螺杆,所述调高螺杆上设有配重浮体,所述配重浮体比重略小于水,其配置的重量可将泄压阀片向下压离泄压口,所述调高螺杆从泄压口中穿出,配重浮体在阀体外。
一种进水阀,所述主阀片和阀腔呈间隙配合。
一种静音进水阀,所述主阀片和阀腔呈滑动配合,所述主阀片上设有加压孔,阀体上设有多个出水孔。
一种静音进水阀,所述阀体上设有压力腔外壳,所述压力腔外壳和进水管为一体,在所述压力腔外壳上设有多个出水孔和多个进水孔,所述多个出水孔设置在进水管外,所述多个进水孔在进水管内;所述压力腔外壳内设有弹性压力腔,所述弹性压力腔是一个形状和压力腔外壳吻合的弹性内胎,所述弹性内胎上设有加压嘴和泄压嘴,所述加压嘴和泄压嘴分别嵌套在压力腔外壳相应位置的通孔上,构成加压口和泄压口。
一种进水阀,阀体上设有导流罩。
一种和以上所述进水阀配套使用的双进水水管,包括自来水管、回收水管和连接件及密封圈,自来水管与回收水管相互嵌套成一个整体,所述嵌套整体外设有安装凸圈,所述嵌套整体四端设有安装接口;自来水管上设有连接自来水源管的自来水接口和连接进水阀的阀接口,回收水管上设有回收水接口和回收水出口;所述连接件包括密封圈、垫片和螺母。
一种和所述双进水管配套使用的水槽,当水槽为单槽时,所述水槽设有两个落水孔,在两个落水孔上各安装一套下水系统,一套下水系统通向地下排污水管,一套下水系统尾端和安装在便器水箱上的双进水管的回收水接口连接;当水槽为双槽时,在两个水槽上各安装一套下水系统,一套下水系统通向地下排污水管,一套下水系统尾端和安装在便器水箱上的双进水管的回收水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
进水阀的优点:1、因泄压阀片主要是利用压力腔内的压力关闭的,配重浮体的浮力只要能把泄压阀片14升起即可,其作用于泄压阀片上的浮力很小,水位高于配重浮体后继续进水时也无需担心损坏阀件。2、将一个出水口改为多个出水口,由于多口出水减少了阻力,可降低噪音。3、导流罩可引导水流在水箱内散开,减少噪音,也可利用导流罩将水箱内的水设置成上清下浊,冲厕时先用混水,后用清水,有利于水箱卫生。
水槽的优点:设有两套排水管道,太脏的水排入排污管道,可冲厕的水排入便器水箱。
附图说明:
图1是压力腔进水阀剖切图;
图1.1是压力腔进水阀零件剖切图;
图2是内胎静音进水阀倒置的剖切图;
图3是内胎静音进水阀的剖切图;
图4是压力腔静音进水阀倒置的剖切图;
图5是压力腔静音进水阀的剖切图;
图6是双供水连接管剖切图;
图7-9是连接管和进水阀组装剖切图。
图中代号含义是:自来水管1、回收水管2、自来水接口1.1、阀接口1.2、回收水接口2.1、回收水出口2.2、、凸圈2.3、阀接口密封圈3、水箱密封圈4、垫片5、螺母6、阀接口7、导流罩8、止回球9、主阀口密封圈10、主阀口11、出水口12、主阀片13、泄压阀片14、泄压口15、泄压口密封圈16、调高螺杆17、空气腔18、配重浮体19、支架20、主阀定位孔21、压力腔22、加压口23、出水孔24、进水孔25、压力腔外壳26、弹性内胎27、止回阀口2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一鸣,未经徐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用节能电池恒温柜
- 下一篇:电动车限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