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显示用光学双向拉伸聚酯基膜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358.X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铸红;孙善卫;汪中祥;胡爱华;李永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37/15;B32B38/18;B29C69/00;B29C47/00;B29C55/10;B29C37/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显示 用光 双向 拉伸 聚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显示用光学双向拉伸聚酯基膜及其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制造大尺寸平板显示器中的光学功能薄膜,具有低雾度、高透明度、尺寸稳定,在自重下不易变形等特点。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的制作通常采用异步拉伸,即先进行纵向拉伸再进行横向拉伸,分子链纵向取向后再进行横向取向,这种制作工艺会破坏分子链的取向,特别是薄膜的边部两侧,导致薄膜性能不均衡,产生性能“弓形”即在横剖面上两侧性能与中间区域性能不均衡,特别是光学性能,导致薄膜两侧不可用,造成极大的浪费,用于大尺寸的平板显示时(37吋及以上)更是如此,造成材料浪费。此外,采用异步拉伸法,薄膜表面有划痕、擦痕。而光学级薄膜对薄膜的光学性能要求非常严格,在生产工艺上要求薄膜表面无划痕、擦痕,对薄膜的颜料要求也非常严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用光学双向拉伸聚酯基膜及其制作方法,其可克服两步拉伸法在纵向拉伸后,再横向拉伸时破坏定向的缺点,可确保薄膜表面无细小划痕、擦痕等,同时薄膜尺寸极为稳定,性能均衡。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板显示用光学双向拉伸聚酯基膜,其为三层结构,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基膜中芯层的组份为光学级聚酯,上、下表层的组份均由聚酯母料,或聚酯母料和光学级聚酯构成;基膜雾度为0~1.0%,透明度≥95%,热收率≤0.5%。
所述上、下表层组份,按重量百分比计:聚酯母料为40-100%wt,光学级聚酯为0-60%wt。
所述光学级聚酯特性粘度为0.68±0.01dL/g,色度b值为-4~+2,更为优化的色度b值为-3~+1。
所述聚酯母料有效成分含有透明的圆形SiO2微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或交联聚苯乙烯微粒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30000ppm~100000ppm。
该基膜一面或两面进行电晕处理,或者两面都不进行电晕处理。
制作平板显示用光学双向拉伸聚酯基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光学级聚酯经过流化床以140~160℃的温度干燥4~5小时得干燥原料;所述干燥原料在熔融挤出机中加热成熔融状态,经过滤后进入计量挤出机,得芯层熔体;
两台辅助双螺杆挤出机中将聚酯母料,或聚酯母料和聚酯切片经过熔融、抽真空处理后,过滤除去原料中的水份与杂质得到分别作为上表层和下表层的辅挤熔体;芯层熔体与辅挤熔体在三层模头中汇合挤出混合熔体,汇合挤出温度为270~290℃;
b、对于所述步骤a中挤出的混合熔体,经过双面冷却形成铸片,再将铸片冷却到60~65℃;
c、将铸片同步进行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为薄膜,同步拉伸的预热段温度为80~100℃,辅以红外加热,拉伸段温度为120~130℃,热定型温度为90~130℃;
d、将步骤c中的所得薄膜经修边后进入牵引机,薄膜经牵引辊冷却展平;
e、冷却展平的薄膜进入在线分切机进行分切、卷取、制成成品。
作为优化方案:可将来自步骤d修边边料进入再生料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后的熔体,与光学级聚酯的干燥原料在熔融挤出机中加热成熔融熔体,两者在熔体管中汇合后经过滤后进入进入计量挤出机,精过滤后得芯层熔体。
作为优化方案:步骤d中在所述牵引机第一根辊子前设置有一清洁辊。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芯层熔体为无气泡熔体,其凝聚粒子小于10μm。
作为优化方案:步骤d中所述薄膜经牵引辊冷却展平并进行电晕处理。
作为优化方案:上述方法中各步骤均在洁净车间中进行,车间洁净度为100000级,在车间的生产设备独立空间内,其洁净度为10000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同步拉伸工艺,薄膜在生产中在热定型之前不与辊筒接触,确保薄膜表面无细小划痕、擦痕等。同时在洁净车间内生产有效控制薄膜表面的细小灰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