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材料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945.7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禄;宋宏芳;李鸿乂;黄佳木;王皓;张勇来;张静;徐敏;江欢;张育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负载 二氧化锰 纳米 阵列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善,且具有特殊的结构,成为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二氧化锰是一种半导体氧化物,其导电性较差,而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物质要求导电性好,电极的内阻尽量小,以保证它能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因此在利用二氧化锰作为电容器活性物质时,必须将其与其他的材料进行复合。碳材料以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导电性能及物理化学稳定性著称,二氧化锰与碳材料复合能明显提高材料的硬度、导电率、电化学容量等性能,适用作导电导热、催化剂载体、传感器等材料,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器件。
现有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如2012年2月15日公布的公开号为CN102354611 A的“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专利,公开的复合材料为二氧化锰在石墨烯片的两面均能成核生长的多孔网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公开的制备方法是以石墨纸为阳极,碳棒为阴极,浓硫酸为电解液,先在恒电流下进行氧化剥离而得石墨烯氧化粉体,再将其制成石墨烯材料,然后将高锰酸钾加入到石墨烯悬浮液中,经加热、分离、洗涤、真空干燥而得产品。该专利的主要缺点是:(1)所得的二氧化锰复合材料中,二氧化锰为多孔网状结构,尽管多孔,但孔道不规整,溶液离子容易进入活性物质内部,但不能快速进入,快速充放电能力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电化学大电流充放电性能;(2)制备方法中,在高锰酸钾加入到石墨烯悬浮液中之后只加热,并不搅拌,使得反应温度不均匀,二氧化锰在石墨烯上的沉积也不均匀,生成的复合材料产量过低,二氧化锰颗粒易于团聚,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碳材料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率、高比表面积等特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材料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为碳材料表面原位生长二氧化锰的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所述材料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
碳材料 10~90%
二氧化锰 90~10%
其中:所述的碳材料为石墨或碳纤维或活性炭或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或石墨烯。
一种碳材料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碳材料和高锰酸钾及硫酸为原料,经混合搅拌、氧化还原反应、固液分离、洗涤及干燥的简单工艺而得产品。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混合溶液
以碳材料和高锰酸钾为原料,按照碳材料的质量(g)∶高锰酸钾的质量(g)∶去离子水的体积(ml)之比为1∶1~100∶100~3000的比例,将碳材料和高锰酸钾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混合搅拌3~60分钟,得到碳材料与高锰酸钾的混合溶液(即前驱物溶液)。
其中:所述的碳材料为石墨或碳纤维或活性炭或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或石墨烯。
(2)氧化还原反应
第(1)步完成后,按照第(1)步制得的混合溶液∶质量浓度为98%的硫酸之体积比为1∶0.01~0.04的比例,将硫酸加入到第(1)步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在25~100℃下搅拌进行氧化还原反应300~600分钟,就制得氧化还原反应液;
(3)固液分离、洗涤及干燥
第(2)步完成后,将第(2)步制得的氧化还原反应液放置于抽滤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分别收集抽滤液和固体物。对收集的固体物,按固体物的质量(g)∶去离子水的体积(mL)之比为1∶40~200的比例,用去离子水对固体物进行洗涤,分别收集洗涤液和洗涤后的固体物。对收集的洗涤后的固体物,再按洗涤后的固体物的质量(g)∶去离子水的体积(mL)之比为1∶40~200的比例,再次用去离子水对洗涤后的固体物进行洗涤,分别收集洗涤液和洗涤后的固体物。如此重复洗涤2~10次。最后合并收集的抽滤液和各次的洗涤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将最后收集的洗涤后的固体物放置于干燥箱中,在40~250℃下干燥6~24小时,就制备出碳材料表面原位生长二氧化锰的纳米线阵列复合材料产品。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主要有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