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人工湿地的模块结构及其应用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2560.0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晟;徐祖信;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人工 湿地 模块 结构 及其 应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人工湿地的模块结构及其应用工艺。
背景技术
根据2010年水利部发布的《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践与探索》报告,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着两亿多农户、近8亿人,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约为3.23亿人左右,其中9084万人受到水污染的影响。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农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2009年全国村镇生活污水的抽样调查中,经过调研的200多个行政村,拥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仅占2.6%。主要流域村镇污水在污染负荷中的贡献超过50% ,已经成为中国主要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住建部表示,“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重点就在农村的污染治理。根据国家“十二五”全国村镇污水治理规划,从2010年起用大约30年时间,在中国90%的村镇建立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的设施与服务体系。到2020年,使30%的村镇人口得到比较完善的公共排水服务,并使中国各重点保护区内的村镇污水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十二五”期间,全国村镇污水治理率要提升10%。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将进入攻坚阶段。
农村水污染治理的难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广、有机物浓度偏高,以及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控制困难等特点。其次,资金短缺是农民治理水污染的一大拦路虎。农村环境保护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农村聚居点和小城镇由于单体市场规模小,其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因而必须依赖财政资金,而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难以建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这就造成了农村聚居点污染日趋严重并将继续严重的状况。最后,农村环境管理水平低下、法规不完善,也是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
中国城市污水治理有很丰富的经验,农村污水从2000年才开始治理。无论是政府还是施工单位,做惯了城市治理,就把城市的一套规则套用在农村上,总会出问题。“因地制宜”是中国农村污水治理的核心原则,不能按照城市的思维考虑农村问题,一定要关注农村的特点和实际状况。
人工湿地技术具有对运行管理简单、无运行费用、对周边影响小、易于分散化小型化建设的特点,能很好满足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需求,“十一五”以来在我国多地农村污水治理试点中获得成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因此也受到水处理界的重视。以“人工湿地+污水”为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结果表明近5年国内专利申请数达到301件,近三年达到217件,表明了业界对该技术的重视。这些专利技术申请,大多数围绕如何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进行工艺开发和描述,旨在减小占地面积或提高处理尾水水质,对于推动人工湿地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人工湿地技术应用实务,存在以下方面的重视不足:
第一,以保证建造质量为目的来开发人工湿地技术。有专家表示:“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污水治理企业的认证机构,很多工程承包商都是执照不清的小公司,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公司就是当地的农民工临时组建的,政府把钱投下去,他们造出一堆没法用的垃圾。”因此,以保证建造质量为目的来开发的人工湿地技术,将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第二,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杂地建造的人工湿地技术。按照分散就地处理的思路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可以省掉不必要的污水收集管道建造费用。在农宅附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往往可供利用的是一些杂地、菜地或庭院。因此,开发因地制宜的人工湿地建造技术,能够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易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第三,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人工湿地技术。有农村环境治理行业人士指出,城市污水处理都会把水分中的氮和磷去除掉,很多农村污水治理也采取同样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农村的污水处理后大部分是用来农田灌溉,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元素。如果能够把污水中的氮磷施用到农田中,那么农民就可以减少往地里的施化肥量。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小型人工湿地的模块结构及其应用工艺。
以“人工湿地+污水+模块”为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共检索到相似专利5项。它们和本发明的区别分析如下:
1)一种模块组合式微型生态滤池雨污水处理系统(CN200510093265.1):该发明将人工湿地整体称为微型生态滤池模块,通过集成设计,使之与沉淀池模块组合后形成污水处理流程,实现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目的。该发明中的模块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硬件单元,目的是通过集成设计减小占地,而与本发明通过制备污水新材料降低施工门槛的思路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贫血的保健泡腾制剂
- 下一篇:一种提高椰纤果产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