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2272.5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魏江磊;吴娜;陈伟;袁伟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16;A61P2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帕金森病 运动 并发症 药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患,主要与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及由此造成的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递质减少有关。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一般认为,左旋多巴仍是最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药物。但左旋多巴长期应用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症状波动、异动症(1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LID)和精神症状,即PD运动并发症,加之实验室发现高浓度多巴胺(dopamine,DA)和左旋多巴会由于自身氧化产生自由基,可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因此,联合其他药物共同预防和治疗PD运动并发症十分迫切。
近年研究表明,PD发生与表达D1受体的直接通路及其下游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ERK等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关系密切,其下游信号转导蛋白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opamine and cAMP-regulated phosphoprotein of Mr 32000,DARPP-32)的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异动症的发病。
目前在PD运动并发症的治疗方面,主要采用COMT抑制剂、金刚烷胺、DR激动剂、L-dopa甲酯或乙酯等。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0880108979.7,公布日2010年8月18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并发症或精神症状的药剂”,所述的药剂具有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作用,同时对多巴胺D3受体具有激动剂作用,对于在反复给药左旋多巴时伴随产生的运动并发症具有改善和延迟发病的效果。但是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大,不如中药治疗安全可靠。我国在中医药治疗PD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其治疗原则有益气活血法,育阴潜阳法,平肝熄风法,揉筋熄风法,活血化瘀法和通络熄风等法则,用于治疗PD的中药组合物也有多种,但是关于缓解PD运动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却很少,如中国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6月第26卷第6期,刊出的“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临床研究”,公开了补肾活血颗粒可以改善PD患者运动并发症症状,但是并未充分公开所述的补肾活血颗粒的药物组成和配比。因此,必须积极探索能有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安全可靠的药物,但是目前关于这类药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药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天麻10-22份、黄芪10-23份、熟地黄10-25份、白芍药10-32份、当归10-28份、钩藤10-20份。
所述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天麻12-18份、黄芪13-18份、熟地黄13-18份、白芍药16-26份、当归12-18份、钩藤12-20份。
所述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天麻18份、黄芪18份、熟地黄18份、白芍药22份、当归16份、钩藤16份。
所述的药物的药剂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口服液、合剂或糖浆剂。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药物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采用补肾固表法从病原根本入手,对症下药,辅助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疗效确切;
2、本发明的药物由纯中药制成,具有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
3、本发明的药物药味数少,原材料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在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不同剂量药物对LID大鼠模型AIM评分的影响。
附图2是不同剂量药物对LID大鼠模型剂峰旋转次数的影响。
附图3是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磷酸化ERK1/2表达的免疫组化图。
附图4是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磷酸化ERK1/2表达的Western图谱。
附图5是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磷酸化DARPP-32(THr75)表达的免疫组化图。
附图6是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磷酸化DARPP-32(THr75)表达的Western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