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206.8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韬;张元祥;吴立军;许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环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2 | 分类号: | A62D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25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复燃 灭火剂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灭火迅速、快速降温、抗复燃、环保以及自渗透蔓延等多功能于一身、高效的一种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剂。
背景技术
消防系统中,对于各类火灾,无论是干粉灭火剂、气体灭火剂,还是泡沫灭火剂,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B类火灾,目前使用较多的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在耐高温、降温速度以及抗复燃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集灭火迅速、快速降温、抗复燃等特性于一身,且对环境无污染的高效灭火剂,以满足消防灭火市场的需要。
微乳(Microemulsion,简称ME)微乳液有O/W和W/O两种类型,半径非常小(10~100nm)。是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按适当的比例混合,自发形成的各向电荷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一般由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等共同起稳定作用。
微乳液在20世纪80年代后作为药物载体受到医药界的重视,但尚未有应用于灭火剂的记载。
特别是灭火用水剂中配置有适当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使其在灭火过程中与燃烧物自发形成微乳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剂。
其技术方案为:
研制一种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剂,其特征是
(1)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配制而成: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萘磺酸钠1~5%;
氟碳表面活性剂FC44300.1~1%;
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蔗糖或氧化淀粉0.5~2%;
EDTA二钠或氮川三钠0.2~1%;
乙二醇、1,3-丙二醇、丙三醇、1,4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或2,4-己二醇5~20%,其中一种或两种;
硬脂酸钠、月桂酸钠、软质酸钠或十四烷酸钠0.1~1%;
百分组成中,余量是水;
(2)将各组分在搅拌下充分混合,获得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剂原液,备用;
(3)取原液1~6%,添加水至总量100%,搅拌使混合,获得灭火器充装用1~6%浓度的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用稀释液。
该技术方案中,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共同起稳定作用,表面活性剂设置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设置为硬脂酸钠、月桂酸钠、软脂酸钠或十四烷酸钠。
该灭火剂通过配方设计,利用硬脂酸钠、月桂酸钠、软质酸钠或十四烷酸钠等的高效渗透浸润作用,迅速将水分子与燃烧物混合,并能迅速包裹燃烧物和燃烧气体,形成微乳,从而达到快速降温、迅速隔绝的效果。这种灭火剂不仅解决了其他灭火剂在耐高温性能、冷却速度以及水系灭火剂抗复燃性差等方面的不足,而且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的高效灭火剂。
本申请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产品是一种多功能新型高效灭火剂,可以用于AB类和部分D类火灾灭火,尤其适用于扑灭B类火灾,特别是对于石油烃类燃料引起的火灾,灭火效果极为显著。
(2)本发明的产品中,由于含有渗透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氟碳表面活性剂)和湿润剂,因而具有极强的渗透和湿润作用,以使得水珠迅速的渗透到可燃物体内部,使物体表面和内部都充满水珠,从而不仅降低物体表面的热量,也能够迅速降低物体内部的热量,起到高效阻热的作用。
(3)本发明的产品中,由于所含渗透剂为表面活性剂,具有极强的油水亲和能力,可以将油水物质溶解乳化,迅速蔓延在油表面形成阻隔层,实现100%抗复燃。
(4)本发明的产品中,由于含有防冻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因而产品可以在-30℃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本发明的产品基于水及其富氧化合物复配而成,所含的物质都是碳氢氧化合物,无毒、无害、无污染、无腐蚀性,具有低BOD/COD,可100%生物降解。
消防工业上用作轻水泡沫灭火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1)组成
所有原材料均为当地市售商品。
(2)制法
将各组分在搅拌下充分混合,获得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剂原液,备用;
(3)取原液3%,添加水97%,搅拌使混合,获得灭火器充装用3%浓度的自渗透型抗复燃灭火用稀释液。
实施例2
(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环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环绿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质线条表面涂布装置
- 下一篇:食用菌用可灭菌菌种活化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