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及电解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1738.X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正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1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该电解电容器为卷绕式的电解电容器,其中,包括:
准备阳极箔及阴极箔的工序;
准备用于卷取所述阳极箔及所述阴极箔的规定的卷芯的工序;
准备第一阳极引板端子、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工序;
将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连接到所述阳极箔上的各自的规定位置的工序;
将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连接到所述阴极箔上的各自的规定位置的工序;
利用所述卷芯夹持所述阳极箔及所述阴极箔各自的一端侧,使所述卷芯绕其旋转中心轴旋转而从所述一端侧分别卷取所述阳极箔及所述阴极箔,从而使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相对于所述卷芯成为规定的第一配置及第二配置中的任一种配置而形成电容器元件的工序;
将封口构件安装到所述电容器元件上的工序;
将安装有所述封口构件的所述电容器元件收容到规定的容器中,并密封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
在准备所述卷芯的工序中,
准备在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垂直的剖面中呈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外形形状的卷芯,所述卷芯在使通过所述旋转中心轴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一中心线且通过所述旋转中心轴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直线为第二中心线时,所述外形形状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一非对称及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线非对称的第二非对称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非对称形状,
在形成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中,
所述第一配置是相对于所述卷芯使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使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配置,
所述第二配置是相对于所述卷芯使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使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准备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工序中,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分别包括:
与对应的所述阳极箔或所述阴极箔连接的连接部;
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而成为对应的极性的端子的引线,
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引线被设置成如下类型,即,在形成了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引线的径向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位置成为相同位置,
在形成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中,设置成所述第一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准备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工序中,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分别包括:
与对应的所述阳极箔或所述阴极箔连接的连接部;
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而成为对应的极性的端子的引线,
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引线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
所述第一类型为在形成了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引线的径向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位置成为相同位置,
所述第二类型为在形成了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状态下,所述引线的径向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位置成为不同位置,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的一个为所述第一类型,另一个为所述第二类型,
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的一个为所述第一类型,另一个为所述第二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形成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中,设置成所述第一配置,
所述第一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一阴极引板端子为所述第一类型,
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为所述第二类型,
所述第二阳极引板端子及所述第二阴极引板端子配置成对应的所述引线向径向内侧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7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致动器
- 下一篇:玻璃绝缘子R销子针拔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