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药外用膏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1549.2 申请日: 2012-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2552613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张黎 申请(专利权)人: 张黎
主分类号: A61K36/889 分类号: A61K36/889;A61P19/08;A61K35/56;A61K35/64
代理公司: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地址: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腰椎 病症 中药 外用 膏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药外用膏剂。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病症(腰椎键盘突出、膨出、脱出)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患,青年、中年、老年均是高发人群,椎间盘是由髓核和纤维环及软骨板三部分组成的,人们步入30岁以后,椎间盘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和改变,其弹性和韧性都随之下降。当在劳动或体育活动腰部遭受扭闪和撞击,抬重物时用力过大、过劳等受伤而引起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产生腰腿串通,即腰腿伴根性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由于本症以腰腿疼痛为主,所以中医称为损伤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在髓核脱出,一旦突出后就会刺激腰椎神经根,同时造成积液,局部循环机制受到影响,无法靠人体自身能力吸收代谢,中医称之为痹症,长此以往形成堆积钙化,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和刺激,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这种病症初期症状一般会造成下肢神经麻痹,疼痛,马尾神经,坐骨神经丛疼痛,如不认真对待,任其发展,则会进一步引起下肢神经及肌肉萎缩,甚至导致瘫痪。

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方法主要有:

1、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减压措施,通过物理形式拉申脊椎,达到减压目的。但有时会将已形成粘连的组织强行拉开,造成更大的肌体损伤,所以不能盲目使用。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软骨板或清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实行减压,在短时间内可以立竿见影的解除痛苦,拍片后脊椎无异常。但实际并没有解决纤维组织无力的根本问题,并且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术后留有难看的疤痕,且复发率高,手术过程中极易损伤周围神经而导致其它症状(形成不可逆创伤)。

3、西药治疗(包括封闭针):西药多是含有激素的止痛药,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4、理疗(按摩、针灸、拔火罐等):理疗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就易复发或加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痛苦。

中医理论认为腰椎间盘病症的治疗应以恢复纤维组织弹性为治疗基础,彻底恢复患者机体机能为目的,而非单纯解决暂时的疼痛问题。内服药物通常作用比较缓慢,因内服需通过肝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患处,药物作用已大量衰减。而大量临床证明,使用外敷方法,通过皮肤毛孔渗透而直达病灶,可以把药效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采用外敷中药的方法恢复机能,软化占位组织,促进局部循环机能及恢复局部受阻的代谢机能,使占位组织得以吸收和排泄,是可以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症主要是由于肾气亏损、筋脉不通、经络瘀阻所致,由于本病往往虚实夹杂,症候复杂,一般药物很难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药外用膏剂,属纯中药制剂,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造价低,疗程短,疗效明显,标本兼治等特点。该膏剂使用时直接贴于病灶部位,使药物直透深部组织,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消除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促进神经根炎性水肿的消散和吸收,松解并防止神经根粘连,使其症状消除,功能恢复,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避免了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刺激等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药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药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本发明最佳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药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红花40份,蜈蚣15份,生川乌12份,血竭15份,细辛25份,草乌25份,熟地25份,当归25份,元胡40份,川芎25份,杜仲40份,川牛膝40份,狗脊25份,白芷40份,乳香45份,没药3 5份,羌活40份,海马12份,独活40份,威灵仙40份。

本发明治疗腰椎间盘病症的中药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各味原料药;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原料药置于芝麻油中加热至180℃~200℃,药油的质量比为1∶1.5,保温5分钟~10分钟后过滤药渣;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过滤完药渣后的油升温至210℃~230℃,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黄丹并在温度为110℃~150℃的条件下熬20分钟~50分钟,得到粘稠的膏体(滴水成珠即可);所述黄丹的加入量为芝麻油重量的2/5~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黎,未经张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