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211.7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良;郝长明;季惠彬;奚进泉;胡德新;吕景权;刘建新;郑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锤 自动 脱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
背景技术
强夯是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在强夯作业中,起重设备将重锤吊至一定高度后,释放重锤,重锤自由落体,夯击地面,连续上述作业,可起到夯击密实土层、提高场地地基承载力的效果。起重设备的吊钩通过脱钩器与重锤挂接,脱钩器的结构中有特制的活动卡口,卡口打开时,能使重锤脱离脱钩器自由坠落。
现有脱钩器可实现自动脱钩,但挂钩(拾钩)却为人为干预方式,不能实现自动挂钩。强夯作业是重锤多次夯击地面,若用现有重锤脱钩器,在一次夯击后,将吊钩和脱钩器下放,需由专门人员将脱钩器再次挂接重锤(即拾钩),然后提升进行下一次夯击。在挂钩操作中,吊索具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为保证作业效率,操作人员又不能远离夯点,所以夯击产生的飞石等,容易造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若增加防护措施,则需要投入。
鉴于上述现有的脱钩器在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依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研发一种可实现自动挂钩自动脱钩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以提高强夯效率,同时避免人员在重锤上挂钩作业,增强了作业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本发明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提高了强夯效率,同时避免人员在作业中的伤害,增强了作业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具有入口,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三组脱拾组件,至少三组脱拾组件的上部连接一拉杆;每组脱拾组件包括:挂钩,通过第一定位轴铰接于壳体;第一复位弹簧,设于挂钩与壳体侧壁之间,第一复位弹簧位于第一定位轴的上部;锁止杠杆,通过第二定位轴铰接于壳体,所述锁止杠杆一端为阻止挂钩的上端向壳体中部转动的锁止端,另一端为锚定端;锚定开关,与拉杆连接,锚定开关与锁止杠杆的锚定端相接触的侧面自上而下逐渐收缩;第二复位弹簧,设于锚定开关与壳体顶端之间;锁止杠杆复位装置,设于锁止杠杆的锁止端一侧的上方,对锁止杠杆的锁止端一侧施加向下的弹力。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轴设于挂钩的折弯部。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所述锁止杠杆呈Z形。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所述脱拾组件为3-4组。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所述至少三组脱拾组件在入口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所述拉杆上连接有限位索。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所述锚定开关与锁止杠杆的锚定端相接触的侧面自上而下呈直线或曲线逐渐收缩。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壳体包括在内部垂直设置的限位钢板,每组脱拾组件设置于两平行的限位钢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锁止杠杆复位装置包括支撑杆、复位轴承和第三复位弹簧,支撑杆的上端与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下端具有行程槽,行程槽内设有第二限位销,复位轴承设于第二限位销上,第三复位弹簧套于支撑杆上,复位轴承与锁止杠杆的锁止端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其中,锚定开关上具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第三限位销,第三限位销固定于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可实现自动挂钩自动脱钩,以提高强夯效率,同时避免人员在重锤边上挂钩作业,增强了作业的安全性。解放劳力,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的纵向结构剖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的壳体部分的横向结构剖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强夯重锤自动脱拾器的限位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锡膏管控防呆治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模板的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