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180.5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于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荣光 |
主分类号: | B65D55/14 | 分类号: | B65D55/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码 防伪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在的名酒、高档饮料等商品被仿冒制假的现象越来越多。尽管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制假贩假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采用有效的防伪措施。具体而言,许多名酒、名饮料,其瓶子是采用普通的瓶子或者普通包装盒,人们使用后,空置的各种包装、外形基本保持不便,制假者将这些空瓶、空包装盒回收后,装上假饮料后,用盖子封装起来后,冒充销售,欺骗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93133.7,专利名称为“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它包括盒体、盖板,盒体的两内侧面上开设有导槽、固定卡槽,盖板活动插设在导槽内,使盒体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盖板上设有按钮,按钮的内端设有弹性卡爪。
采用这种结构的防伪包装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防伪的目的,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一、通过按压盖板的方式,触动弹性卡爪打开的方式,因为盖板设定在包装盒表面,运输过程中货物层叠堆放,从而挤压盖板,导致防伪包装盒被破坏,失去防伪功能;二、弹性卡爪设置在包装盒两侧,容易通过挤压盒体变形的方式开启包装盒,从而无法达到防伪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伪能力强、安全可靠的密码防伪包装盒。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包括盒体、上盖、下盖、底板,下盖安装在盒体下部,将盒体分为上、下两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码锁、横梁、拉杆,密码锁安装在盒体下层,密码锁的锁栓上设有顶紧弹簧,锁栓尾部固定有横梁,拉杆顶部设有挂钩,挂钩与盒体上盖的挂齿相配合;挂钩下端装设有起跳弹簧,拉杆底部设有沟槽,盒体上设有套环,拉杆穿过套环后,拉杆底部的沟槽与锁栓尾部的横梁相配合。
所述密码锁上设有盖板。
所述锁栓尾部的横梁为工字梁。
所述盒体上的套环为上下两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密码锁及横梁、拉杆等封装在包装盒下层,在启用密码开启防伪盒后,在不破坏盒体的情况下,防伪盒将无法重新锁闭,从而实现了防伪的目的;(2)在密码锁锁栓上设置顶紧弹簧,在密码锁开启后,顶紧弹簧推动锁栓,带动横梁与拉杆脱扣,从而开启防伪盒,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密码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一种密码防伪包装盒,包括盒体1、上盖2、下盖3、底板4,密码锁5、拉杆7、锁栓8、顶紧弹簧9、横梁10、挂钩11、挂齿12、起跳弹簧13、沟槽14;下盖3安装在盒体1下部,将盒体1分为上、下两层,密码锁5安装在盒体1下层,密码锁5的锁栓8上设有顶紧弹簧9,顶紧弹簧9的作用是当密码锁5开启后,推动锁栓8脱扣。锁栓8尾部固定有横梁10,为了增强横梁10的强度,横梁10可以采用工字梁的构造。在盒体1相对应密码锁5的一面设有拉杆7,拉杆7顶部设有挂钩11,挂钩11与盒体1上盖的挂齿12相配合;挂钩11下端装设有起跳弹簧13,拉杆7底部设有沟槽14,盒体1上设有套环15,拉杆7穿过套环15后,拉杆7底部的沟槽14与锁栓8尾部的横梁10相配合。拉杆7安装好后,顶部的起跳弹簧13一端与挂钩11顶紧,一端座落在套环15上。在密码锁5上还设有盖板16,盖板16可以采用一次性破坏揭开的方式设置,可以防止用户随意的破坏拨动密码锁5,保证密码锁5的安全可靠。在防伪盒安装过程中,可以在盖板16内设置带有序列号的可刮开条形码,用户可以通过向电信、移动等运营商发送序列号编码的方式,获取密码锁5的开启密码,从而顺利开启防伪盒。因为密码锁5为一次性开启后失效,因此确保了防伪盒的有效防伪作用。在密码锁5开启后,在顶紧弹簧9的作用下,锁栓8脱扣带动横梁10向后移动,从而与栏杆7底部的沟槽14分开,拉杆7即在上部起跳弹簧13的带动下向上顶起,使上盖2开启,从而打开防伪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荣光,未经于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