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944.9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5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丰亮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ed 可见 光通信 智能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智能照明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系统应用场合的不断变化,应用情况也逐步复杂和丰富多彩,仅靠简单的开关控制已不能完成所需要的控制,所以要求照明控制也应随之发展和变化,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各种新型总线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照明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观,
利用照明智能化控制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客观要求、用户预定需求等条件而自动采集照明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推理、判断、并对分析结果按要求的形式存储、显示、传输,进行相应的工作状态信息反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现有的LED照明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中,包括运用无线传感器zigbee网络、无线射频进行传输感应信号,zigbee技术依据无线个人区域网(IEEE802.15.4)协议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通信,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短时延和安全性高的优点,但是,传载的信息量较少、传输距离短、传输速度慢;射频通信虽然具有很强大的传输调制信号的功能,但是同样具有传载的信息量较少、传输距离短、传输速度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解决无线传感器zigbee网络和无线射频技术的传载的信息量较少、传输距离短、传输速度慢的问题,运用LED可见光通信技术进行传输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LED 可见光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LED可见光通信模块、调整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将感应到的信息送入LED可见光通信模块,所述调整模块根据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信息对LED灯进行调整,所述传感器模块通过所述LED可见光通信模块与所述调整模块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ED可见光通信模块上包括:LED照明模块、光接收模块和光发送模块,所述光接收模块与光发送模块设置在LED照明模块中,所述LED照明模块将传感器上的信号经光发送模块送入到光接收模块上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接收模块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解调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将接收的LED光束上加载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依次经所述解调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后输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发送模块包括:调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驱动LED灯发光经调制模块调制后将光信号发送出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传输距离远:传输距离可以延伸到1000米;(2)传输数据量大;(3)传输速度快:高达4GBIT~100GBIT/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LED可见光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光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光发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LED可见光通信模块,2、调整模块,3、传感器 模块,11、光发送模块,111、调制模块,112、驱动模块,12、LED照明模块,13、光接收模块,131、光电转换模块,132、解调模块,133、信号处理模块,134、信号输出模块。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 明确的界定。
LED可见光传输技术是利用萤光灯或是白光LED等室内照明设备,发出肉眼无法察觉的高速明暗闪烁讯号,以无线方式来传输资料,LED可见光通讯技术的优点在于可避免一般WLAN或高频无线传输的电磁波对人体与周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的影响,并可取代无线基地台,同时具备安全性高的特点,与无线传感器zigbee传输网络和无线射频传输相比,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数据量大传输速度快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丰亮,未经郭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茶饼粕蛋白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创新药物研究用虚拟肝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