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的虚拟到现实世界的地址映射和转播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062.2 | 申请日: | 201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范俊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俊甫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虚拟 现实 世界 地址 映射 转播 技术 | ||
1.一种带有安全机制的虚拟世界地址到现实世界地址的映射和转播技术,其特征在于,将虚拟世界中地址映射为人可理解的现实世界的地址;
虚拟世界中地址是具有唯一性的标志,采用电子邮件(E-Mail)地址或者手机号码作为虚拟世界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虚拟世界地址的电子邮件地址或手机号码是已存在且经过激活验证的;
虚拟世界地址的验证的方式为向电子邮件地址发送一个用于验证的一次性或者限时失效的超级链接,向注册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用户在规定时间内点击这个链接或者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提交至激活页面,实现虚拟世界地址的激活;
一个虚拟世界地址满足用户唯一性区分、用户登录以及密码找回等多个功能,密码数据经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后得到密文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虚拟世界的“地址”,能够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现实世界中的地址;
在某一时刻一个虚拟世界地址所对应的多个现实世界的地址仅能有一个处于激活状态,其他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现实世界地址称为“休眠地址”;
仅有处于激活状态的现实世界的地址才可以被转播,休眠地址不可以被转播;
所有的虚拟世界中的“地址”与其对应的现实世界地址均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表中,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地址映射器”。
4.根据权利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一套完整的安全机制进行地址转播,只有合法的数据请求者才会成功取得正确的现实世界地址数据;
地址转播功能由标准的网络服务(web service)或网络应用程序实现,称为“地址转播器”,地址转播功能为被动方式转播;
安全机制包含访问白名单、黑名单,由用户交互建立,通过验证请求者所持密钥判断是否向其转播地址信息;
密钥一般是用户提供给地址请求者的特定信息,需要与其在地址映射器中设置的验证密钥相匹配。
5.根据权利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现实世界的地址包含了国家(地区)、省(州,自治区)、市、县(区)、街道(乡镇)、路(村)、具体门牌号、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移动电话、备注信息等至少12项信息;
在列出的12项地址信息条目中,前9项是必填项目,其余为可选项目。
用户填写的现实世界地址信息有一套验证机制,采用地学逆向地址解析、抽样回访和记录地址被成功请求次数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6.根据权利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标准的web访问接口和手机短信平台的方式将地址转播功能暴露给地址请求者;
地址请求者可以是个人用户,商家对商家(B2B)或者商家对顾客(B2B)模式的电子商务用户,邮政或者快递等物流企业等。
7.根据权利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了用户只需维护一个地址,便可以在任意多个需要联系地址信息的场合,通过提供自己的虚拟世界地址即可达到获取现实世界地址的目的。
8.根据权利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仅需要在一个地方维护、编辑、变更真实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可以被任意多个持有合法密钥的用户所请求得到;
地址信息或者映射关系变更后可以无延时的转播给地址请求者。
在网络上传输的地址数据是以用户设定的查询密钥前8位为加密密钥且经对称加密后的密文,通过向地址数据请求者暴露对称解密接口实现地址信息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俊甫,未经范俊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0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