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固结球团烘干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9354.4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吴道洪;施一新;邓福海;周顺成;韩建淮;吴远胜;季爱兵;岳珠;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结 烘干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特别是一种冷固结球团烘干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冷固结球团的烘干工序是进入转底炉进行直接还原反应的前道工序。由于冷固结球团经处理成型后的水分约10%,属于湿球,若湿球进入转底炉直接还原存在以下问题:
湿球物理强度不够,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粉末化较多,影响产量;
冷固结球团受“破裂温度”(一般400~450℃)的影响,而使其在预热阶段(预热温度高于900℃)产生裂纹或“爆裂”,粉末较多,影响产量和转底炉的气氛;
因此,冷固结球团进入转底炉之前必须进行干燥,使水分达到2%以下,满足工艺要求。
冷固结球团的烘干主要是气体烘干,热源为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热烟气,通过热烟气将球团的水份脱除达到干燥的目的。
通过理论研究和不断的试验总结,冷固结球团烘干需满足以下条件:
热烟气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但湿度必须低于球团的平衡湿度,只有当烟气湿度低于球团平衡湿度时,水份才能通过球团进入热烟气;
干燥过程分为表面气化控制和内部扩散控制两种情况,经研究和试验表明,冷固结球团属于内部扩散控制方式,因此在烘干过程中应以大风速(0.9~1.5m/m2·s)进行烘干;
考虑到冷固结球团中的含碳量(12%~20%)以及球团的爆裂温度,因此烟气温度宜采用(250~400℃)。
根据以上的几点条件,目前对冷固结球团进行烘干的系统和方法无法满足要求,存在烘干时间过长、热烟气量耗量过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固结球团的烘干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具有烘干效果好,烘干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可换性好,成本节约;能源利用好,环境友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冷固结球团烘干系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固结球团烘干系统,包括热烟气气源、与热烟气气源连接的循环供风系统、与循环供风系统连接的烘干机设备以及废烟气处理系统;
所述循环供风系统包括与热烟气气源连接的热烟气进气总管,与热烟气进气总管连接的第一循环风管、与第一循环风管连接的第一除尘器、同时连接第一除尘器及热烟气气源的第一引风机、同样与热烟气进气总管连接的第二循环风管、与第二循环风管连接的第二除尘器、连接第二除尘器的第二引风机、与第二引风机连接的送风总管、自送风总管于烘干机设备两侧延伸并分别与烘干机设备连接的一对送风分管;所述烘干机设备包括高温段及低温段,所述送风分管与低温段连接;所述低温段与废烟气处理系统连接。
本发明冷固结球团烘干方法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热烟气气源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热烟气进气总管进入循环烘干系统并产生烘干效果,将冷固结球团自低温段向高温段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收到热烟气的烘干作用;第一循环风管的烟气通过第一引风机的作用返回热气源作为气源补充热量循环使用;第二循环风管的烟气通过废烟气处理系统排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采用低温、大风速的快速烘干方法,降低了烘干气源的要求,在烘干后的烟气中排放温度低80℃左右,提高了烟气的使用效率,具有烘干效果好,烘干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可换性好,成本节约;能源利用好,环境友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冷固结球团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固结球团烘干系统及方法,该冷固结球团烘干系统,包括热烟气气源1、与热烟气气源1连接的循环供风系统、与循环供风系统连接的烘干机设备3-1以及废烟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热烟气气源包括温度在250~400℃烟气炉烟气、废热烟气或其他热源烟气,由于采用大风速(0.9~1.5m/m2·s),烟气量大,烟气中湿度要求不高,湿度(30~80g/Kg),压力不做要求。循环供风系统设压力检测、温度检测、流量检测若干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