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843.8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家响;衣绍丽;田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家响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C02F5/04;F28F19/00;F28F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循环系统 内壁 防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
背景技术
供暖系统、中央空调的冷却水和冷媒水系统中,由于水中溶有大量碱土金属离子和碳酸氢根等,这些离子遇热后结合将生成不溶解的水垢,这些水垢会降低散热、制冷效果,使管路压力升高,导致电机负荷增加,多消耗电能。此外,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水有较大的腐蚀性,系统管道及设备内壁常因腐蚀造成锈渣脱落,甚至穿孔,脱落的锈渣会堵塞盘管,使散热制冷效果下降,同时腐蚀的存在会造成设备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甚至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害事故。为此,人们采用加入硅磷晶对循环水进行处理。但硅磷晶在流出去的水中硅磷晶浓度达到3-5ppm时,防腐阻垢效果才比较理想,如低于3-5ppm,则效果大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经济实用,使用方便,更加节能环保,防腐阻垢效果更好的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
本发明的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侧壁的上部设有出水管,罐体侧壁的下部设有进水管,罐体侧壁的中部或下部设有观察窗,罐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串联有排气阀,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串联有排污阀,所述罐体内的中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筛网,每个筛网上均布地固定有多个片状的稀土强磁磁铁,相邻的稀土强磁磁铁之间间隔60mm-100mm,每个稀土强磁磁铁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层,每个稀土强磁磁铁的两个磁极处分别贴设有丝网制成的片状的药袋,每个药袋内分别装有硅磷晶,每个药袋的厚度为10mm-15mm,所述罐体内的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上隔网,上隔网与位于其下方的筛网之间间隔160mm-200mm,上隔网的上方铺设有30mm-60mm厚的石英砂过滤层,所述罐体内的下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下隔网,下隔网与位于其上方的筛网之间间隔160mm-200mm,下隔网的上方铺设有30mm-60mm厚的活性炭过滤层。
本发明的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其中所述出水管上串联有出水截门,所述进水管上串联有进水截门,进水管上位于进水截门外侧的管段与旁路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旁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上位于出水截门外侧的管段相连,旁路水管上串联有旁路截门。
本发明的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其中所述筛网的数量为2-4个,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支架。
本发明的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其中所述罐体上位于上隔网与筛网之间的侧壁与内循环增溶管路的进水口相连,内循环管路上串联有微型循环水泵,内循环增溶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罐体上位于筛网与下隔网之间的侧壁相连。
本发明的水介质循环系统内壁防垢防腐装置,其中所述筛网、所述上隔网和所述下隔网相互平行设置,筛网、上隔网和下隔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20°,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朝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家响,未经蒋家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拉杆横担
- 下一篇:基于GIS平台电力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