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酒精糟泥的环保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8328.X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臧传友;王康连;李贤达;文献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金沂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10L5/4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精 环保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生化法处理木薯制酒精废水过程中所产生的糟泥的处理方法,属于酒精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薯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每生产一吨酒精约产生13~15吨污水,其COD含量在30000~50000毫克/升,目前应用成熟的生化处理(厌氧发酵、好氧处理、过滤)后COD含量降至100毫克/升以下。然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糟泥。糟泥的一部分是木薯渣,主要来自IC罐,其颗粒较大,经压滤机压滤后形成的滤饼含水可达50%~65%;另一部分糟泥主要来自污泥浓缩罐,它是水中的有机物在好氧菌的作用下生成的活性糟泥,这部分糟泥颗粒很细,与水的结合性好,压滤后滤饼中含水高达70%以上。压滤后的糟泥量很大,除部分可做有机肥外,其余堆放需占用很大的场地,且有较大的气味,严重污染环境。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这部分糟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文献报道利用煤粉去除糟泥中水分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经济环保的酒精糟泥处理方法。该方法既利用锅炉烟囱尾气的余热,又利用糟泥的燃烧热值,符合当前废渣、余热再利用的环保政策。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酒精糟泥的环保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糟泥与煤粉在配料罐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糟泥池;
(2)将糟泥池的料用泵输送至隔膜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滤饼被输送至螺旋粉碎机粉碎;
(3)粉碎后的料经提升机输送至滚筒干燥机,锅炉尾气经鼓风机进入所述滚筒干燥机,物料中的水分气化后并经引风机引至尾气烟囱排放,干糟泥自干燥机尾出料。
其中,所述的糟泥为污水处理场IC罐的粗泥和污泥浓缩罐的细泥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0.2~0.5。
优选地,所述的糟泥与煤粉的重量比为1∶0.02~0.1。
优选地,所述的酒精糟泥为以木薯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所致废水的处理中产生的糟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酒精糟泥处理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的进步:
(1)为提高糟泥滤饼的透水性,本发明创造性地将煤粉按一定比例掺入稀糟泥后压滤,可使糟泥滤饼的含水率降至50%以下,大幅度降低了糟泥的含水量。
(2)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既利用锅炉烟囱尾气的余热,又利用糟泥的燃烧热值,符合当前废渣、余热再利用的环保政策。
(3)通过实验对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糟泥的可燃性和燃烧热值进行测定,其燃烧热值为1200~1400千卡/公斤。充分利用其燃烧热值既达到了废渣再利用的目的,又节省了煤炭资源,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附图说明
图为本发明酒精糟泥的环保处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根据企业实际,其具体的流程为:将压滤装置建在煤场附近,污水处理场IC罐(粗泥)和污泥浓缩罐的污泥(细泥)经管道按一定比例输送至污泥配料罐。煤场的煤粉碎后用皮带机输送至污泥配料罐,在配料罐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糟泥池。糟泥池的料用泵输送至隔膜压滤机进行压滤,因煤沫的加入提高了滤饼的透水性,压滤后的滤饼含水在40~50%,滤饼经皮带机输送至螺旋粉碎机,粉碎后经提升机进入滚筒干燥机。锅炉烟道气温度在120~140℃,通过鼓风机和引风机通过干燥机将湿糟泥干燥。经干燥后的糟泥含水降至30~40%,和煤炭按比例送锅炉内燃烧。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糟泥的处理
将压滤装置建在煤场附近,污水处理场IC罐(粗泥)和污泥浓缩罐的污泥(细泥)经管道按1∶0.5输送至污泥配料罐。煤场的煤被粉碎后用皮带机输送至污泥配料罐,在配料罐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糟泥池。其中,糟泥与煤粉的用量比为1∶0.05。糟泥池的料用泵输送至隔膜压滤机进行压滤,因煤粉的加入提高了滤饼的透水性,压滤后的滤饼含水在40~50%。滤饼经皮带机输送至螺旋粉碎机,粉碎后的物料经提升机进入滚筒干燥机。锅炉烟道气温度在120~140℃,通过鼓风机进入干燥机,热风所带的热量将糟泥中的水分气化,并经引风机输送至尾气烟囱排放。经干燥后的糟泥含水降至30~40%,和煤炭混合后送锅炉内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金沂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金沂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3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物料打磨工装
- 下一篇:一种蘑菇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得的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