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G数据通信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874.1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李东琦;郭玉双;蓝风华;张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4 | 分类号: | H01B11/04;H01B11/06;H01B5/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g 数据通 信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G数据通信用电缆。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3G是业界公知的,是英文3rd Genera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而言,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当然,3G数据通信电缆还可应用于工业数控设备如数控车床、机器人、安防系统和电话电视,等等,近年来,随着数据通信的快速发展,对数据通信电缆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用来支持辅助功能的附件和电线电缆的使用越来越多。已有技术中的品种有:市内通信电缆、高频长途对称通信电缆、小同轴综合通信电缆、中同轴综合通信电缆、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缆、工业用数控车床及机器人用通信电缆以及局部使用的配线电缆,此外还有各种军用通信电缆及射频电缆等。
可见,由于3G数据通信电缆适用于各个领域,使用于各种环境,因此对其要求很高,比如对耐低温、阻抗、衰减、延时、延时差性能等。
关于数据通信用电缆的技术信息可由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463919Y推荐的“数据安全通信电缆”,包括若干个线对,各线对由两根导体以及导体外的绝缘层绞合而成,即各线对由被覆有绝缘层的两根导体绞合构成,在各线对外包覆线对屏蔽层,再在线对屏蔽层外依次设置总屏蔽层和阻燃外护套。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通过同一屏蔽层将所有线对共同屏蔽,因而在信号传输时,难以避免干扰及衰减,影响通信效果;其二,当试图使用该专利结构的电缆制成弹簧形式时,弯曲性及回弹性能差,影响使用寿命,从而对使用环境或称场合具有挑剔性;其三,由于护套(专利称外护套)采用低烟阻燃聚氯乙烯,因此耐低温性能欠缺,仅能耐-40℃左右的低温。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增进抗干扰并且减小衰减而藉以保障通信效果、有利于体现良好的弯曲性及回弹性能而藉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广和有益于改善耐低温程度的3G数据通信用电缆。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3G数据通信用电缆,包括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护套层,所述的缆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线对、至少两个第二线对和一隔离层,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对由一对各自被覆有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导体、第一、第二绞包层和第一屏蔽层构成,所述的一对各自被覆有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导体彼此绞合,并且在第一线对绞合时绕包第一绕包层,所述第二绕包层绕包在第一绕包层外,而所述第一屏蔽层位于第二绕包层外;所述的第二线对由一对各自被覆有第二绝缘层的第二导体和第二屏蔽层构成,一对各自被覆有第二绝缘层的第二导体彼此绞合,并且一对第二导体的绞合节距与所述的一对第一导体的绞合节距是不相同的,第二线对位于两相邻的第一线对之间,第二屏蔽层位于第二导体外,所述的隔离层位于第一、第二线对外,其中:所述的第一导体由一根铜箔丝与复数根镀锡铜丝或复数根软铜丝绞合构成,所述的第二导体同样由一根铜箔丝与复数根镀锡铜丝或复数根软铜丝绞合构成,所述的护套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缆芯还包括有一地线和用于使缆芯圆整化的至少一根填充绳,地线和填充绳均位于所述的隔离层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铜箔丝的直径为0.23-0.27㎜,而所述的镀锡铜丝和软铜丝的直径为0.077-0.083㎜。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绕包层均为发泡PP绕包带,并且宽度为8-16㎜,而厚度为0.1-0.15㎜,所述的第一屏蔽层为铝箔,铝箔的宽度为10-18㎜,而厚度为0.03-0.05㎜。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屏蔽层为铝箔,并且宽度为10-18㎜,而厚度为0.03-0.05㎜。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绝缘层为PE绝缘层,而所述的第二绝缘层为PP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