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801.0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放;王丽丽;刘小为;陈忠林;杨基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56;C02F1/6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负载 生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其特征在于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是在煤质无定形活性炭颗粒表面负载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制备而成,其中所述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负载量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质无定形活性炭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800m2/g~1300m2/g,总孔容积为0.4cm2/g~0.6c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由絮菌株放射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和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icus依次经过混合培养、分离提取得到的;所述的放射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保藏在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保藏编号为ATCC 4525;所述的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icus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1.2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首先在搅拌速度为80rpm~120rpm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10mg/mL~25mg/mL的生物絮凝剂分散液;二、采用浓度为0.5mol/L~1.5mol/L NaOH水溶液将浓度为10mg/mL~25mg/mL的生物絮凝剂分散液的pH调节至7.5~8.0;三、将煤质无定形活性炭颗粒加入pH为7.5~8.0的生物絮凝剂分散液中,并在温度为25℃~35℃、搅拌速度为40rpm~60rpm下搅拌18h~30h,然后在温度为25℃~35℃下静置42h~54h,即得到含有负载后的活性炭颗粒的静置液;四、采用过滤的方法将负载后的活性炭颗粒分离出来,并采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然后在50℃~60℃下真空干燥10h~14h,即得到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负载量为1%~3%的活性炭负载生物除砷材料;步骤三中所述加入的煤质无定形活性炭颗粒与步骤一中所述的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质量比为(9~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8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轧机机架辊检修方法
- 下一篇:牛用纵向扇扫直肠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