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5418.3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陈进怀;张坤;童鹏程;刘英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物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同轴的外筒体、内筒体A和内筒体B,内筒体A位于内筒体B内,内筒体A内设有搅拌及提升叶轮,外筒体和内筒体B之间设有厌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内筒体A内设有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保持污水中培养的活性微生物不沉淀进入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用叶轮进行搅拌,死去的微生物通过自然沉淀到外筒体底部,与产生的污泥一起通过排泥管排出;由于叶轮搅拌使死去的微生物很难沉淀,跟随污水进入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吸附在多空微生物填料上,导致两个反应区内的填料堵塞,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对填料进行反冲洗,严重污水处理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处理效率低的缺陷,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用于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同轴的外筒体12、内筒体A5、内筒体B6;外筒体12的下部为漏斗状,漏斗状的底部为平板,平板中部开设有排泥口,排泥口连通着外部的排泥管4,外筒体12顶部敞口处设有支梁;内筒体A5位于内筒体B6内,内筒体A5的下端和内筒体B6的下端均呈喇叭口状,内筒体A5内设有搅拌及提升叶轮1,搅拌及提升叶轮1的叶轮位于内筒体A5下端的喇叭口处,搅拌及提升叶轮1的轮轴上端连接着变速电机11,变速电机11位于外筒体12的支梁上;内筒体A5和内筒体B6下端的喇叭口与外筒体12下部的漏斗口对应;外筒体12和内筒体B6之间设有厌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内筒体A5内设有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外筒体12上部的内侧为出水槽9,外筒体12上部外侧设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连通着出水槽9;内筒体A5的下端在筒体和喇叭口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形状的环形配水槽15,配水槽与进水管13连接,外筒体12的漏斗状中部设有曝气盘2,曝气盘2连通着进气管14,且曝气盘2位于搅拌及提升叶轮1的下方;所述外筒体12下部的漏斗口内通过支杆设有伞形挡泥板3,伞形挡泥板3位于曝气盘2的下方。
外筒体12漏斗状的底部通过四根均布的支杆设有伞形挡泥板3。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根据水流特性,在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沉淀区增加伞形挡泥板,经过多次实验证明,污水中死去的微生物在污水流动时在挡泥板处会吸附在挡泥板表面上,不会随着污水进入反应区。提高了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减少了微生物填料的消耗量;同时也减少了对设备中微生物填料的反冲洗次数,节省了设备运行中的人工成本;
2.同时也解决了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污泥堆积在排泥管口造成排泥管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序号:搅拌及提升叶轮1、曝气盘2、伞形挡泥板3、排泥管4、内筒体A5、内筒体B6、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7、厌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8、出水槽9、出水管10、变速电机11、外筒体12、进水管13、进气管14、配水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同轴的外筒体12、内筒体A5、内筒体B6;外筒体12的下部为漏斗状,漏斗状的底部为平板,平板中部开设有排泥口,排泥口连通着外部的排泥管4,外筒体12顶部敞口处设有支梁;内筒体A5位于内筒体B6内,内筒体A5的下端和内筒体B6的下端均呈喇叭口状,内筒体A5内设有搅拌及提升叶轮1,搅拌及提升叶轮1的叶轮位于内筒体A5下端的喇叭口处,搅拌及提升叶轮1的轮轴上端连接着变速电机11,变速电机11位于外筒体12的支梁上;内筒体A5和内筒体B6下端的喇叭口与外筒体12下部的漏斗口对应;外筒体12和内筒体B6之间设有厌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8;内筒体A5内设有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7;外筒体12上部的内侧为出水槽9,外筒体12上部外侧设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连通着出水槽9;内筒体A5的下端在筒体和喇叭口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形状的环形配水槽15,配水槽与进水管13连接,外筒体12的漏斗状中部设有曝气盘2,曝气盘2连通着进气管14,且曝气盘2位于搅拌及提升叶轮1的下方;改进在于:外筒体12下部的漏斗口内通过四根支杆设有伞形挡泥板3,伞形挡泥板3位于曝气盘2的下方。
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污水从进水管13进入,经配水槽15均匀流出后与从进气管14进入曝气盘2出来的空气经搅拌及提升叶轮1搅拌混合并提升至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7进行好氧处理,然后从好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7上部溢流出,再从内筒体A 5和内筒体B 6之间的空间回流到外筒体12底部的漏斗状空间内,由伞形挡泥板3快速有效的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沉淀,沉淀的污泥经排泥管4排出;最后经过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厌氧微生物填料反应区8,经厌氧反应后溢流到出水槽9,通过安装在出水槽上的出水管10把处理后的污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