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自行车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830.3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胡芳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文兴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4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锁,尤其涉及一种环形自行车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环形自行车锁,它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呈弧形并可沿该弧形所在圆周移动的锁杆、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将所述锁杆锁定的锁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锁杆的一端相连接并对所述锁杆施加使锁杆具有向解锁位置运动趋势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锁杆圆心相同的弧形限位槽,所述的锁杆上设置有可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的挡杆,当所述锁杆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的挡杆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一端部且与该端部相抵。
当复位弹簧拉动锁杆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运动时,由于复位弹簧的回复力较大,锁杆上的挡杆会对限位槽的端部造成很大的冲击,久而久之,该端部会产生磨损,对车锁的使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为在限位槽的该端部位置将壳体加后,以增加限位槽该端部的抗冲击性,但是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工艺要求很高,制造困难,不易达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自行车锁。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环形自行车锁,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呈弧形并可沿该弧形所在圆周移动的锁杆、位于壳体内并能够将锁杆锁定的锁芯,壳体内设置有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与锁杆的一端相连接并对锁杆施加使锁杆具有向解锁位置运动趋势的力的复位弹簧,壳体上开设有与锁杆圆心相同的弧形限位槽,锁杆上设置有可在限位槽内移动的挡杆,壳体上固定设置有挡块,锁杆的一端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一自其底面向上延伸的挡壁,当锁杆在解锁位置时,挡块与挡壁相抵,挡杆位于限位槽的一端部且与该端部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挡块包括与壳体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相对固定部凸起的挡部,当锁杆在解锁位置时,挡部与挡壁相抵。
更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相安装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限位槽设置在上壳体上,挡块设置在下壳体上。
优选地,下壳体上设置有钩部,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该钩部相挂接。
更优地,凹陷部设置在锁杆与复位弹簧相连接的一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增加了在锁杆位于解锁位置时相抵的挡块和挡壁,避免了锁杆上的挡杆对限位槽端部的冲击,有效减小了限位槽的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锁杆在上壳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限定装置在限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限定装置在释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限定装置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限定装置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环形自行车锁的限定装置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0、锁杆;11、凹陷部;111、挡壁;12、锁槽;13、连接杆;14、本体;141、挡片槽;142、按键槽;143、第一销孔;144、连接孔;15、按键;151、凸起;152、第二销孔;16、挡片;161、挡杆;162、第一槽;163、第二槽;164、凹部;
20、复位弹簧;
30、上壳体;31、限位槽;311、限定槽;
40、下壳体;41、挡块;411、固定部;412、挡部;42、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文兴车料(太仓)有限公司,未经源文兴车料(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