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511.2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霞;王超;王晋委;李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B60Q1/34;B60Q1/44;B60Q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部 信号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尾灯设计通常由一种灯泡对应一种功能,如位置灯、制动灯、转向灯、雾灯、倒车灯等。一般雾灯采用H21W型的灯泡,位置灯采用W5W型的灯泡,转向灯采用W16W型的灯泡,倒车灯采用P21W型的灯泡。灯具中即使有共用发光面做双功能的情况,也是采用双丝灯泡来实现,如市场上不少车型使用P21/5W型的双丝灯泡用来实现制动灯与位置灯的切换。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灯具造型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各功能实现的同时要求外观新颖、独特。如不少尾灯要求位置灯打开时,整只灯具从左到右能均匀点亮,显示出通透之感。如此若仍按传统方式一种灯泡对应一种功能设计,尾灯中便无其他空间可布置转向灯、后雾灯以及倒车灯等,无法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占用空间小,在确保各种功能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位置灯能整体点亮,造型美观独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包括转向灯、制动/位置灯、位置灯和雾灯/位置灯,所述雾灯/位置灯为一单丝灯泡,通过灯光控制器提供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电压实现雾灯与位置灯功能的切换。
进一步,所述雾灯/位置灯为H21W型的灯泡,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1W,额定电压为12V, 当灯光控制器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占空比为20%~21%,雾灯/位置灯执行位置灯功能,当灯光控制器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占空比为100%,雾灯/位置灯执行后雾灯功能。
进一步,所述灯光控制器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占空比为21%,雾灯/位置灯执行后雾灯功能。
进一步,所述转向灯为W16W的灯泡,制动/位置灯为P21/4W型的双丝灯泡,位置灯为W5W型的灯泡。
当转向灯信号输入时,转向灯点亮;当制动灯信号输入时,制动/位置灯的制动灯点亮;当雾灯信号输入时,雾灯/位置灯(作雾灯)点亮;当位置灯信号输入时,雾灯/位置灯(作位置灯)灯点亮、位置灯、制动/位置灯的位置灯同时点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雾灯/位置灯采用一颗单丝灯泡,灯光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提供脉冲宽度调制(PWM)电压实现雾灯与位置灯功能的切换,占用空间小;在确保各种功能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位置灯能够整体点亮,造型美观独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的各灯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包括转向灯1、制动/位置灯2、位置灯4和雾灯/位置灯3,雾灯/位置灯3为单丝灯,并通过灯光控制器提供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电压实现雾灯与位置灯功能的切换。
转向灯1采用W16W的灯泡,制动/位置灯2采用P21/4W型的双丝灯泡,位置灯4采用W5W型的灯泡,雾灯/位置灯3采用额定功率为21W,额定电压为12V的H21W型灯泡。当灯光控制器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占空比为21%,雾灯/位置灯3执行位置灯功能,使雾灯/位置灯3的输出功率约为5W,与普通W5W灯泡的亮度相同,满足位置灯的亮度要求;当灯光控制器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占空比为100%,雾灯/位置灯3执行后雾灯功能,使雾灯/位置灯3的输出功率为21W,满足雾灯亮度的要求。
制动灯信号输出端与制动/位置灯2连接,雾灯信号灯输出端通过灯光电控制器与雾灯/位置灯3连接,转向灯信号输出端与转向灯1连接,位置灯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制动/位置灯2和位置灯4连接,位置灯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灯光电控制器与雾灯/位置灯3连接。当制动灯信号输入时,制动/位置灯2的制动灯点亮;当雾灯信号输入时,雾灯/位置灯3执行雾灯功能点亮;当转向灯信号输入时,转向灯1点亮;当位置灯信号信号输入时,制动/位置灯2的位置灯、位置灯4和雾灯/位置灯3执行位置灯功能一起点亮。
上述汽车后部信号灯系统的雾灯/位置灯3的位置灯功能状态时,灯光控制器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占空比为还可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伪功能的包装袋
- 下一篇:新型激光聚焦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