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木塔的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3694.6 | 申请日: | 201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彧;张贵文;江沙沙;盖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3/06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塔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木塔建筑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以山西应县千年木塔为例,它目前属于危险结构物,如何拯救这一古代建筑文化,目前尚无定论。一说落架再恢复,则恢复后的木塔从此变成了原木塔的复制品,其原有的建筑文化丧失殆尽;一说在现有状况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修复,但苦于没有成熟的技术路线,即如何将1层~2层端正仅仅4层~6层塔身现有的“3歪”状态扶正?又如何将塔身现有的局部的已经失效的构件拆下而更换成新的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保持古木塔不落架的前提下对木塔结构进行修复。
本发明是古木塔的修复方法,其步骤为:
(1)沿古木塔5的外围建造一栋多层的由门架梁1和柱2组成的钢结构空间门架,将古木塔5穿插在钢结构空间门架内部;
(2)在古木塔5的上一层门架梁1上安装提升设备3;
(3)在古木塔5的下一层门架梁底设置托梁4,与提升设备3连接;
(4)按照设计提升重量和提升高度将古木塔5的对应层重量托换到上层的钢结构空间门架梁1上,即对某层的结构的整体或局部进行提升;
(5)从上到下,依次按照设计要求分别重复第(4)步,将结构分层悬挂;
(6)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设计目的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在塔结构不落架的前提下拯救古建筑文化,(2)将古木塔的重量逐层托换到钢结构空间门架梁上,对下层进行卸荷,(3)有效地防止了古木塔整体倒塌的危险,(4)能够保证古木塔的原貌。
附图说明
图1为固木塔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框架示意图,图3为建造钢结构空间门架示意图,图4安装提升设备3示意图,图5设置托梁4示意图,图6提升下一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古木塔的修复方法,其步骤为:
(1)如图2所示,沿古木塔5的外围建造一栋多层的由门架梁1和柱2组成的钢结构空间门架,将古木塔5穿插在钢结构空间门架内部;
(2)在古木塔5的上一层门架梁1上安装提升设备3;
(3)在古木塔5的下一层门架梁底设置托梁4,与提升设备3连接;
(4)按照设计提升重量和提升高度将古木塔5的对应层重量托换到上层的钢结构空间门架梁1上,即对某层的结构的整体或局部进行提升;
(5)从上到下,依次按照设计要求分别重复第(4)步,将结构分层悬挂;
(6)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设计目的为止。
古木塔修复的过程如图3~图6所示,将塔各层的重量按照需要分别转嫁到钢结构空间门架各层梁1上的方式有吊或撑两种,吊比撑更可靠。即图3~图6只示意吊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